逐渐消失的凉亭
作者 刘金发
凉亭:一般指盖在路边或者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而盖在路边的凉亭除了供过路人休息之外,还是供过路人避雨的好去处。在山区,一般盖在山顶上,附近会有泉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路边凉亭的作用越来越少,正逐步消失。
前几年,我在婺城区寻访到两处路边凉亭,其中八仙亭比较有特色。八仙亭位于雅畈三村里东北村口,清代建筑。该建筑坐北向南,一单体建筑,面阔三间,面积25平方米,明、次间二柱五檩。东西两山开圆洞门,鹅卵石铺地。山墙造型古朴、典雅。
历代文人墨客对凉亭也曾有描写,如杜牧曾经在《醉倒》诗中写道:“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陆采《明珠记?由房》戏文中有如此的描写:“炎威,炙损娇姿,怎如和我凉亭共戏,醉荷风碧簟相依。”夏衍《秋瑾传》序幕:“右手是凉亭的一半,横断舞台的是一条破碎残败了的石板路。”汤显祖在《牡丹亭》里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在我们金华有个叫“五里亭”的地方,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凉亭,距金华城里五里路,故叫五里亭。
早些年,我也曾经在(音:五十岭)凉亭中看到两句涂鸦。
甲:“客在凉亭坐,口渴无水真难熬。”
乙:“客在凉亭坐,有烟无火实难熬。”
一个口渴、一个犯烟瘾,其实反映出路人的众生相,也从侧面反映出凉亭曾经起到过文化载体的功用。
五十岭凉亭位于沙畈乡岭脚村屋后的山巅之上,在没有建造白门公路之前,是原溪口乡到原周村乡(注:溪口、周村、山脚现合并为沙畈乡)的必经之地。我从年少在周村完全小学读书时,青年时期,经常路过此凉亭。无论从岭脚村到沙畈村,还是沙畈到山脚村,先上坡,再下坡,走上岭的时候,都比较累,刚好在此凉亭歇歇脚,喝一口水。公路通了,同时造了沙畈水库,该凉亭只有岭脚村民去劳作的时候,偶尔路过。
陆游在《咏梅》中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路边凉亭虽然也是一种建筑,她犹如陆游笔下的野梅,任凭风吹雨打,默默屹立,随时恭候你的光临,哪怕只有小息。
路边的凉亭虽然逐步消失,我依然赞美这种甘受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原载《浙江文物》,应作者之约,我帮他的美文重发一遍。)
照片来自山里群的朋友们,衷心感谢他们对我写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