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在七月与安生已经下映,周冬雨和马思纯已经因此荣膺影后好久之后,我才看完了七月与安生。
虽然我也是原著党,可是时间已经太过久远,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情节,所以毫无任何和原作比较的念头。而我本人,有一个优点:看完电影,基本不作评论,也不与他人讨论,所以可以保持原有的对电影的纯粹感觉。只是偏偏这次要跑到豆瓣看评论,导致自己不开心,忍不住要为自己喜欢的电影辩驳几句了。
写作是天马行空的,所有描述都可以为一个主题服务。而电影和电视剧的翻拍,是不能这样随心所欲的。就如七月与安生,电影实际是将原作不断具体化现实化地扩充。但是,仅仅将原作具体化就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就不会有这么翻拍电影、翻拍剧被骂了。
个人的意见是,好的翻拍,会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合乎原作之情,合乎现实之理。合乎原作之情,需要演员领悟原作人物的性格、心理,并表现在荧幕上,展现给观众;合乎现实之理,需要一个好编剧、好导演,结合实际和原作,进行一次再创作。
而七月与安生,确实完成了这两点。周冬雨和马思纯演活了七月与安生之间纠缠的爱与恨,而剧本也在较大程度上贴合了现实(比如七月生女死亡等问题确实太明显,只能说较大了),成为一个全新的故事。就电影自身而言,已经是很棒的翻拍了。
至于最令我无奈的评论,大概就是三观问题了。讲真,在看见下面这条评论的时候,我是真没想过七月与安生还可以这样描述,而且这种负能量满满的评论还能有这么多人赞。
首先,以我之前的设定,将电影七月与安生看作全新的故事,关于原作形象的问题暂且搁置。
其次,唉,逐句分解吧。
安生抽烟喝酒,我是承认的。纹身说脏话是哪来的,我确实没看到,也可能我没有楼上那么细心。而最初的安生,是不会抽烟喝酒的,后来喝酒为了生存,抽烟因为寂寞。你说她可以像七月一样做个好孩子,安安稳稳地上学工作。是的,她可以,只要给她一个七月一样的家。可她没有,她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为自己找一个家。
白莲花,这倒是一个被滥用的词了。个人认为,白莲花应是腹黑的同义词,着重的是心机深沉,总不至于所有看起来单纯无辜的人都变成白莲花。安生是喜欢家明,可她为了七月选择了放弃和离开,一个人流浪。这样是白莲花,那我就想不到真白莲花该怎么称呼了。
七月和安生,有错吗?或许有吧,谁让她们都放不下一个苏家明。而苏家明,我倒是赞成他是一个渣男,不过就是得了白月光,又忘不了那朵带刺的红玫瑰。做了选择,又不肯坚持到底。吃着碗里的,又看着锅里。或许他真的喜欢安生,可他永远不会娶一个安生一样的女孩子。
好吧,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