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四岁,她的同学茉莉,是我们小区的邻居,茉莉的妈妈,我叫她张姐,因为俩孩子经常在一起玩,两个妈妈慢慢地也熟悉了。
张姐三十岁时生了第一个孩子,现在已经上高中了,茉莉今年四岁,和我女儿同班。张姐和老公都非常忙,特别是张姐自己几乎天天出差。茉莉的姐姐独立性很强,已经住校了,茉莉小时候由保姆带大,现在上幼儿园也是保姆接送。
有一天我带女儿在茉莉家玩,茉莉拿出一包点心对我说:“这是我爷爷给我带来的,不是死去的爷爷,是另外一个爷爷。”说的时候脸上一副很自豪的神情。我知道茉莉的爷爷奶奶早就过世了,外婆也早早过世了,所以当年已经四十岁的张姐,知道没有人会帮自己带孩子,而且自己也没时间带孩子的情况下,还是生了茉莉,她说:“我就是觉得亲人太少了。”
有天放学后,我带着女儿,保姆带着茉莉,一起在小区玩,天色已经不太早了,可是天气不算冷,就让她们多玩一会,这会茉莉的爸爸还没回来,妈妈也出差了。我问茉莉:“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她说:“妈妈说星期五晚上就回来。”其实,那天才星期二,她还要等三天才能见到妈妈,但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里看不出一点难过的样子,好像三天是很短的时间,对一个习惯了等待的孩子来说,三天也就很短吧。
我又问她,“周末你们怎么不在家啊?”茉莉说:“我们回外公家了,妈妈还哭了。”“为什么哭了?”我着急地问。“妈妈给外婆烧纸时,烧着烧着就哭了。爸爸没有哭。”茉莉一脸不解的表情,“你妈妈一定想她自己的妈妈了。”保姆在一旁说。
茉莉“哦”了一声,好像是听明白似的点点头,又去找我女儿玩了,俩人玩的很开心,刚刚说的伤心事,好像不曾发生过似的。茉莉的保姆,和茉莉的爸爸差不多的年纪。她对我说:“茉莉的爸爸很坚强,早些年就没有了父母,想想也是可怜的,我虽然快五十了,可在父母面前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说完,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我想到了《百年孤独》里面的话,“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这时的我也觉得茉莉的爸爸是可怜的,四十多岁,一个公司的高管,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女人的丈夫,这么多角色里唯独少了那一个——两个老人的儿子,无论我们到了什么年纪,在自己父母面前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可以脱去那些厚厚的保护膜,把自己所有的柔软和缺陷都展示在这里,展示在父母面前。
这又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和奶奶的关系一直不好,奶奶活着的时候,父亲就不怎么和她说话,可是奶奶去世的时候,一贯严肃的父亲却哭的像个孩子,父亲知道奶奶去世后,他就再也不能像个孩子那样和奶奶生气了,永远都没有了做孩子的机会。
不管我们长到什么年龄,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孩子,希望遇到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去找父母。尽管父母年纪大了,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朵也背了,可我们还是愿意把自己在外面受的委屈或是取得的成就,给他们说说。就像我女儿突然跌倒了,哭着来找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