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 卢梭
既然谈钱,就先来看看什么是钱?
没错,什么是钱?你了解钱吗?如果你认为很了解它,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算算自己家里到底有多少钱?
开始盘算,自己家的现金有多少?自己的银行活期存款有多少?对了,你还记得要加上定期存款,只要你愿意,马上就可以取出来,只是要损失一部分利息。
你又想起来借给别人的钱,这当然算是你的钱,你要算上。但是你不能马上拿到,那么什么时候拿到?能拿到多少?这都是问题,你心里开始打问号,怎么样计算这部分钱好呢?
你可能还买了股票、国债等其他的投资理财产品,这算不算你的钱。当然算了,但他们现在值多少钱?你还要赶快去看看股价、债价,来计算一下。
如果你手上还有几套房自己,一个自己住的,其他投资用的,这些钱该怎么算?如果自己住的房子,也用现在的房价换算成钱的话,那么你家的电视、家具该不该估算一下,也换算成钱呢?
慢慢的你自己也开始糊涂了,具体自己家里有多少钱?你自己也不一定说的清楚。
一个家庭有多少钱都这么难算,何况一个国家呢?你还敢说自己很了解钱吗?
看一下,国家对自己钱的基本定义: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
M3……
这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习惯定义,但是就是这样的货币定义,各个国家却又不尽相同。比如:这个定义就和中国央行对于货币的定义略有差别。
我们都知道,钱印的多了,钱就不值钱了。从供给和需求来看,钱的供给增加了,自然不值钱了。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对于钱也不例外。
怎么会这样呢?
先看一下,经济学严谨的解释:
经典的币量理论。MV=PY,这是一个恒等式。
M表示货币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一般认为不变),Y表示实际GDP或产出,P是GDP平减指数。
进一步,用百分比变动的形式来把数量方程式写为:
M的百分比变动+V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Y的百分比变动。
货币量M的百分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量的流通速度是不变的,所以V的百分比变化为零。P的百分比变动是通货膨胀率,既体现了所有物价的上涨情况。Y的百分比就是实际GDP的变动。
钱印多了,就是M的百分比增加了。如果实际GDP没有增加,实际GDP是什么?就是具体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比如:盖了一栋房子,生产了一件衣服,提供了一次理发服务等。那么P的百分比就一定要增加。
再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假如社会上只有100件衣服,100碗饭和一栋房子这三种商品。社会上有货币10000元。衣服和饭的价格都是10元,房子的价格是8000元。
现在开始印钱,印上10000元,这样社会上就有20000元了。这就是上面公式中的M的百分比增加了100%,如果没有新的衣服、饭和房子被制造出来,也就是Y的百分比不变,那么P的百分比就一定增加。
P的百分比怎样变化?这就有很多情况了。由于P代表所有的物品的价格,上面的这个例子中就包括三种物品。
比如:房子可以长期使用,如果多出来的全部都买房,那么房子的价格就变成了18000,价格上涨了125%。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明明印了很多钱,却没有大的通货膨胀,也就是为什么CPI一直不高,因为钱都流到了房地产上。
倘若政府一声令下,这三件商品中,不让买房了,可以随便交易其他商品。假如资金均匀的流入另外两种商品,那么衣服和饭的价格就会变为60元。现在政府基本上已经堵住了资金向房地产的流动。多多少少水会流向其他商品,物价就会略微抬头。
钱印多了,物价肯定要涨,但商品有成千上万种,哪一种物品的价格会涨呢?
这里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货币的角度看。
再看公式:
M的百分比变动+V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Y的百分比变动。
M的增加是什么增加呢?M0?M1?还是M2?
居民个人拿到钱,买东西,都是用在吃的、穿的和基本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首先这些东西,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里面包含的商品。其次,人们平时购买这些商品,基本都是使用现金,也就是实用M0进行购买的。所以如果长期看,CPI与M0的关系十分密切!
M0是基础货币,只要央行不开印钞机,CPI一般不会大涨。
企业和一些居民购买的工业品、原材料等一些大额的物品时,就不可能会使用现金,一般都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也就是说在用M1进行购买,毫无疑问,生产价格指数PPI和M1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活期存款终究大家还是要拿出来购买消费品的,所以如果长期看,CPI与M1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这样从M1的角度看,我国央行超发货币了吗?看一组数据:2008年,央行的总资产规模是19.9万亿,截止今年8月份,央行的总资产数据为33.4万亿。八年增长了67.8%。货币超发的多吗?多不多比较一下。看美国:2008年美联储的总资产为0.9万亿美元,目前为4.47万亿美元,八年增长了396.7%。所以我国央行印的货币并不多。这里的不多仅仅是说M0 、M1不多。接着看M2。
过去的八年间,如果说什么东西的价格涨的最厉害,我相信很多人,立马就能回答出是中国的房价。
那么现在来看,如果你们家想买房子,你会怎么购买?肯定会把家里的存款都拿出来,很多情况下,家底都拿出来了,还是不够,还是要贷款买房。这个时候,你就是在用M2买房,对的,房子这一类资产的价格与M2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M2的供应量增长率高,那么房子的价格就会跟着涨。
看一下中国的M2 ,截止今年8月,美国的M2为12.9万亿美元,日本的M2为8.7万亿美元,中国的M2高达22.7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这么高的M2 ,房价怎么可能低。有人统计过,卖掉北上广深现在能买下整个美国啦!看了一下M2就不奇怪了,本来M2就接近美国的两倍了。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人民币要贬值,不贬值,单制造货币就能买下美国,哪有这么好的事?
其次,从供给和需求来看。
只有某些供不应求的商品和服务才会涨,供过于求的商品和服务则不会涨或涨得相对少。
钱印多了,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供给不增加,那么价格就会上涨。如果某种商品除了国内有供给,全球其他地方也可以廉价供给,那么,当国内价格上涨的时候,进口就会大量增加,于是供需关系又平衡了。比如:部分食品的供给却是全球化的,从长期来看,那些可以贸易的商品的价格就不会大涨。
但是,有些东西既不能通过产能扩大来增加供给,也不能通过全球贸易来扩大供给。当需求增大的时候,该东西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如北京、上海、深圳的住宅,由于这些城市土地供给是有限的,作为不动产,无法通过国际贸易来进口土地,随着货币的泛滥,城市居住人口和投资人口不断增加,购房需求大幅上升。
此外,过去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相对短缺,所以劳动力很便宜。如今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五年减少了,变成短缺,但资本过剩了。于是,劳动力价格上升,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因为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资金供过于求,利率自然下降。未来这种趋势还会很明显,利率不会上升。物价一旦上来,就很难下去,劳动力也一样。
钱变多了,会不会有通胀,关键看两方面:水,流向了什么地方?水流向的地方,有没有吸收能力。有没有吸收能力,关键就看,这个领域能不能很快的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资金流向房地产,没问题,关键是土地供给太少,如果放开土地管制,房价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涨幅。
从房地产到股市,再到现在正在Ing的债券市场,还有疯狂的商品市场,尽管在不同的市场,但是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最基本的道理却是一模一样。
未来M2 这趟水,还是会不断的放出,国家放这么多的水,本想让其流入实体经济,来解实体经济的渴,但是实体经济这头倔牛就是不喝水。牛不喝水,水也要流。目前来看,房地产这个地方,被堵住了,估计短期很难流进去。股市里,近期来看,流入一点。汇市流入不少。
不了解货币的人,在为自己一天辛辛苦苦赚了一点钱而倍感欣慰的时候,殊不知,自己的钱就开始被稀释了,而且几乎从来都没有停下过。如果你的金钱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货币的发行速度,那么你就是在倒退。可怕的不是自己在倒退,可怕的是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在倒退,更不会知道为什么在倒退。
知道自己处在逆水行舟的河流中,才会想办法找到水流的方向,去水流的方向保卫自己的财富吧!
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