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二天,在陌生的国度醒来,切换到专门刷他动态的微博小号,看到他参加某卫视的跨年,唱了新歌,微博好友的评论里一如既往的满是对他的调侃和宠爱。
去年这个时候,我没想过会喜欢上他,没想过不惜血本去看从小听到大的“老熟人”的演唱会,还是一连两场,没想过有一天在压力山大情绪低落的时候给我安慰充当我精神家园的会是他。
为什么呢?
因为太熟悉了吧。他正年轻最当红的时候,我尚年幼,耳朵里听到的这个名字是伴随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和不甚关心娱乐圈的家人对他乐坛地位的肯定而出现的。
张信哲很火,在我小的时候,小城市里街边的音像店每天不厌其烦地播放《爱就一个字》、《过火》,电视台的娱乐新闻里他也是最被热衷报道的对象之一,号称“娱乐人气风向标”的杂志《当代歌坛》上,他是占据封面和首页次数最多篇幅最大的明星,少女们为他疯狂,媒体封他为“情歌王子”的称号。
这些历史,我或多或少地直接经历过,或是有所耳闻。
所以怎么会是他。
90后95前的偶像,大都是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SHE,我也不曾例外。阿哲呢,是天王级别的唱将,是唱过很多很好听的歌的前辈,是家里的姐姐们的青春。
即使没亲历过他的巅峰年代,他留下的很多作品也都耳濡目染,谁同学聚会时去KTV没有人唱《过火》呢。
他的歌我一直在听,小时候稀微的记忆和长大后看过的电视节目一点一滴串联成对他的印象,虽然唱了那么多苦情歌,却总感觉他本身并不是多愁善感的矫情类型,而是乐观阳光直爽的人。
直到2015年芒果台的跨年演唱会,在那场车祸与假唱齐飞的混乱晚会中,阿哲表现出了他一贯稳定的唱功和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天籁嗓音,唱哭了台下的主持人,唱出了一代人的青春。
至今记得,2015年的最后一天,几首串烧歌曲过后,我在音乐软件上下载了他的所有歌,这个声音伴我度过了这之后半年多睡不着的夜晚和白天等车散步的闲暇时光。
他的声音一如从前磁带里MP3里听到的那样纯澈干净,他眉眼弯弯笑容依旧,唯独扯扯眼角就轻易露出的皱纹暴露了时光的痕迹,孩提时代过去那么多年了,他也已经不再年轻。
当主持人称他为“哲哥”而不是那个我熟悉的称呼“阿哲”时,恍惚了一下,正如“星仔”变“星爷”、“华仔”变“华哥”的历史惯例,少女们的偶像终有一天在时光的洪流中变成大哥和叔叔辈分的人物,而少女们在没有偶像陪伴的长大以后,也终将陪伴爱人和孩子走过他们的人生的路。
幸运的是,这个偶像还在。
他依旧活跃在歌坛,参加音乐类的电视真人秀,参加采访做宣传录节目,甚至坚持发专辑,在音乐市场如此不景气的当下,保持着两年一张的发片率。
他和这群一路走来追随自己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歌迷约定,即使有天再也开不动劳神耗力的演唱会,也一定会以各种形式唱下去的。他是真的喜欢唱歌啊,从前的声带息肉没能阻挡住,现在的市场低迷也同样阻挡不了。
像失联一段的老友重逢时又添了令人欣喜的新鲜感一样,当下就有种奇妙的热流牵动,想听他发过的歌,补上他参加过的节目,搜他的新闻报道,看他在童年流逝后的这些年都干了什么。如同所有初遇偶像时的心动桥段,心底有个声音在说,就是他了。
早已过了狂热追星的年纪,在20多岁的时候喜欢年近半百的偶像,自然不是爱慕容颜。他的音色是天赐的珍宝,而他谦逊低调的品格、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热爱收藏热爱艺术,和孩子气的性格,都戳中了我喜欢的点。即使在能靠颜值吃饭的20多年前,他也是一直倚靠自己的歌喉,不炒绯闻,热爱羽毛至今。
他在“我是歌手”节目上演唱陈升的老歌《二十年以前》时,想必很多老粉丝感慨颇多。二十年以前,他发行了专辑《挚爱》,里面的文案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不确定与对自己和歌迷的期待。二十年以后,他如约来赴。不知不觉中,从意气风华到沉郁渊厚,他像老友一般已经陪伴了我们二十年。
2016,于我而言最美好的幸运,最不曾料想的惊喜,可能就是遇到了阿哲。有他陪伴走过的这一年里,经历了很多事情,从手无寸铁到慢慢爬起,绝望焦虑压抑和欣喜憧憬轮番上演,平和善良地面对世界的给予。但不管在怎样的日子里,他始终都是我情绪的避难所和精神的安慰剂。未来还很多、很长,和偶像一起走,就不怕迷路、不怕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