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从海外寄回分期登在《一般》杂志上的,夏丏尊在《序》里说,本来《一般》这本杂志的目标是介绍学术思想,但几年下来他发现,最好的收获就是这十二封信。这本书的好评我从中学听到了大学和工作,但一直没有看。这次本来是拿它来给国庆淘书活动凑单的,最后却成了近期读书最大的收获。
“这个问题是青年急宜了解的”,作者以此开始第九封信《谈情与理》的写作,因为他在生活中也曾体会过情与理的冲突。但我以为,书里所有的选题都是青年急宜了解的,概况起来有读书与写作,学生、社会运动与十字街头,世界多元与真正的恋爱,选择与效率,悲剧与人生,放在今天新媒体时代,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刷屏朋友圈。在第十封信《谈摆脱》里,作者说他有时拿黑格尔的学说来印证实际生活,颇觉欣然有会意。我想说,我拿作者的文章来印证实际生活,同样欣然有会意。
读书与写作
读书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了,有没有时间读书、读什么书这些问题经常会被拿出来讨论。作者一开始就让读者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相信很多人会哑口无言,因为世界上比你忙得多的太多了。所以,你不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关于读书习惯的养成,作者建议要趁早。因为读书是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可以抵抗恶习的引诱,早养成就可以少遭受恶习的引诱,而且你如果不在青年时养成读书的兴趣,以后会比登天还难十倍,因为人都越老越麻木。
我一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多读一本没价值的书,就失去了可以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那怎么知道哪些书该读或者不该读呢?作者先给出了反面的例子,即他认为不必读的一类书,归为“谈书的书”,例如“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刊上的书评。关于该读哪些书,我想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不可能有灵丹妙药一样的书单让所有人读了都觉得很有趣,也没听过有谁按照别人定的书单读下去就变成学者了。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现在有些人喜欢读新书,尤其是年轻人,甚至只读新书,旧书连翻都不翻一下。其实作者那个年代也有这种风气,他没有劝读者完全不要读新书,但提到“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也就是说要读经典,因为它们是经过时代淘汰的。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至于读书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没有万能的。在书里作者简略提到了两个,一是值得读的书至少要读两遍,二是要记笔记和写意见,为的是逼自己仔细,刺激自己思考。我现在就在尝试提高自己读书的效果。
在看写作部分的时候,我的头点得跟捣蒜器一样,比如说“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我极羡慕他人做的好文章。”是我!是我!是我本人!
写作靠天分还是靠训练?作者认为两者都不能偏废。古今中外一流作品都是经过作家刻苦推敲磨出来的,远如福楼拜和托尔斯泰,近如今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李洱,写出《应物兄》用了十三年。我很认同作者在书里的一个观点,“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很想cue国内那些烂片的编剧、导演和不敬业的演员。
学生、社会运动与十字街头
关于学生该不该参与社会运动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好好读书”,另一派则持“读书无用论”,主张学生要在社会运动中体现价值。作者则认为两者都不能偏废,喜欢谈论国事的人不要蔑视读书的人,喜欢读书的人也犯不着蔑视爱谈国事的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才应该是青年人的座右铭。
说到这里,不能不想到今年香港发生的一些事。废青们不能忍受街上有穿白衣服的人,不允许大学生认真完成学业,对正常教书育人的老师大加羞辱,他们觉得所有香港人都要和他们一样,上街“游行”,“批评”政府,实际上干的是打砸抢烧之事。作者把一个劲诱劝别人像自己一样的心理叫作“蜂子孵蛆”,不可谓不难听。
可以说,现在香港站在了十字街头,香港的年轻人也站在了十字街头。十字街头的特色是什么?是鲁莽叫嚣,是肤浅卑劣。“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替香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感到汗颜,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没有几个大汉。
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就要多读书。
世界多元与真正的恋爱
首先是“道德”。因为需要调剂社会的需要和人的欲望,所以需要法律和道德,善恶是衡量道德的价值标准。但世界不止有道德,善恶不是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比如科学和美术。
适用于科学的价值标准只有真伪,美术也是自由独立的。说一幅画是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跟说一个三角形或者四角形是道德还是不道德的一样,没有意义。意大利美学泰斗克罗齐说过不能把美和善混为一谈,因为道德行为发端于意志,而美术只是直觉产生的意象。现在国内已经很少有美术学院该用真人来作人体模特了,因为会被扣上“不道德”的帽子。
其次是恋爱。“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这是说恋爱的目的。我们可以说,人应该生存、应该绵延种族、应该恋爱,但真正的恋爱不是这么机械的。“在恋爱的状态中,两人脉搏的一起一落,两人心灵一往一复,都恰能忻合无间,”这是真正的恋爱,真正的恋爱是神圣的。
“真能恋爱的人只是为恋爱而恋爱”,如果身家财产学业名誉道德等观念渗入其中,那恋爱的真纯程度就会减分。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些关于恋爱的帖子,“男生个子矮,但对他有好感,该不该继续下去?”“男朋友穿国产运动鞋,该不该分手?”等等,除了感叹男生好难之外,只能再引用一次作者的话,“真正的恋爱不是这么机械的东西”。
那如果恋爱和道德发生了冲突呢?道德至上者说应该牺牲恋爱,恋爱至上者觉得应该牺牲道德。在作者看来,纯理智的生活是狭隘的,也是冷酷的,严格来说纯理智的世界都不能有道德,只能有法律。所以这两种做法都太过笼统,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不如就在谈道德的时候道德至上,谈恋爱的时候恋爱至上。发现没,其实作者谈世界多元是为了给恋爱辩护,因为他感到真正的恋爱凤毛麟角,太难遇到。同时他批判冒名恋爱实则纵欲的行为,不希望年轻人在血气未定的时候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去寻求泄欲,因为恋爱是神圣的。
选择与效率
生活中要面临很多选择是真的,有时甚至就是要在生活和苟且之间做选择。
因为设定的读者是中学生,所以作者先谈了关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他举了一类人作例子——“资格迷”。“资格迷”是科举时代的东西,但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对这类人来说,学校文凭和专业只是找饭碗的敲门砖。这不,公务员国考的职业目录前两天才刚发布,现在网上给招录人数多的专业排行的文章已经铺天盖地了。作者对求学有着特别淳朴的看法,他认为选择学校“应以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为准”,因为求学最难得的是诚恳的良师与和爱的益友。就这一点来说,放到现在来看有点过于理想化了。虽说“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但并非“与资格都无关系”。在这个竞争上岗的时代,资格还是做很多事要依靠的。
另一个层面,对于人生要事的选择,作者把生活看作第一重要,把做学问和做事业排第二。其实道理很简单,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如果为了学问和事业而忘记了生活,就失去意义和价值了。延伸开来,作者引出了另一组青年需要选择的对象:专和全。因为太早谈“专”的话,就把路走窄了,而走窄路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做到全。现实中的确如此,很多博士虽然成了专家,但是在专门的领域之外有的甚至是生活的“白痴”。
读书选专业和毕业选工作还经常和另一个词联系到一起——实用。读这个专业将来找工作好找吗?找这个公司以后升职快吗?甚至更细节的比如提薪的年限和幅度等等为了这些实的好处,有人会放弃一些看似虚的东西,比如兴趣。“学以致用”不是一个坏的主张,有些也是社会的需要,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器,如果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而放弃自己的兴趣,那真是“放屁放屁,岂有此理。”
作者在书里还提到自己在卢浮宫的一次经历。当他正沉醉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中时,几十个美国人蜂拥而来,说出几个处处都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之后又蜂拥而去,留他一个人在原地。是什么原因令《蒙娜丽莎》都不能留住这些游客呢?答案是效率。丽莎夫人很抱歉,行程很紧时间有限,只能“到此一游”了。这又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多像,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像美国游客看《蒙娜丽莎》了。
悲剧与人生
前面提到作者有时会拿黑格尔的学说来印证实际生活,拿的就是黑格尔关于悲剧的学说。
黑格尔认为悲剧产生于两种理想的冲突,文学史上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作者认为人生同样是一个理想的冲突场。
现实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选择恐惧症”?说是选择恐惧症,实际上是只想尽可能多取,能够尽可能少舍,最好不舍,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走上了一条路,还会念念不忘另一条路,那条未选择的路:“也许多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条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就是作者眼里人生悲剧的起源:摆脱不开。
生命旅途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但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有所取必然有所舍,这是很自然的道理。认定一个目标,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这在作者看来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为什么天天要做明知很无聊的工作,说明知很无聊的话,和明知很无聊的朋友假意客套?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是因为“摆脱不开”。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就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关于排解烦恼的办法,作者在另外两篇《谈动》和《谈静》中也提到了。人总会有忧郁闲愁的时候。闲愁闲愁,多半就是因为太闲了,最好的排解办法就是让自己动起来,比如打扫房间或者运动。当你起劲打球的时候,还记得天地间有所谓的烦恼吗?或者让自己静下来。静是指心境的空灵。你的心境越空灵,就越不觉得世界喧嘈,就越能领略到生活中的趣味。“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此外,作者认为,静的修养不仅可以让人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做事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安下心来才能做好事。
很久没有写这长的读后感了,按照朱光潜的说法,我这应该算是通过静领略到了生活中的趣味。不过静太久了也不好,容易变呆,所以我已经想好了,明天要去外面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