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署名为“仲音”的评论文章《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文章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更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基层减负是减负担,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广大基层干部决不能把“基层减负”当做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以减负之名,行惰政之实,而是要找准角色定位,戒掉自身形式主义风气,高质高效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
莫忘“担责”抓落实。减负,是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但绝不是“轻责上阵”,基层“减负”在减去不必要的报表资料、考核检查、文山会海的同时,更要增强基层干部责任与担当。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奋斗姿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基本遵循,敢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在联系服务群众上,要通过“用脚步丈量党心民心、用实干见证群众满意”的方式来扭转“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不良局面,务实解决群众反映诉求,真正将责任担当起来,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将各项工作任务做实、做细。
莫忘“担责”守底线。基层减负实为刹住形式主义之“风”,切实解决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宽衣解带”、松绑缓压,鼓励干事创业。基层减负中,督查考核少了,缚在身上的“绳子”松了,基层干部再也不用终日埋没在表格、报告当中,但也应当警惕存在对“基层减负”过度解读的个别现象,比如简单把“基层减负”等同于“基层自由”,当作基层不作为、慢作为的“挡箭牌”,从而开启“庸散懒怠”模式。广大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准确看待“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要求,无论如何减负,对群众的热情不能减,为民服务的心意不能减的底线要求。
莫忘“担责”增质效。基层减负,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来的,发展的快节奏要求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也必须快节奏。那些繁琐而又无用的流程或检查,对基层干部而言阻碍了工作的“简明欢快”,只有被减掉,才能够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把心思、精力和时间用在实干上、花在刀刃上。“减负”才能“提速”,基层干部要树立“提速增效”的思想,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把工作分出主次、任务区别缓急,向“表面工作”“面子工程”说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不搞“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不让基层“越减越负”、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实实在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