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还在因为青春期的叛而彰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熬很晚的夜,听欣赏不来的摇滚乐和读不明白的名人巨著。
直到朋友把七堇年推荐给我,第一本书看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没有停顿的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然后抱着它,莫名开始流泪久久不能自已。书中的小七,遥远而陌生,但她用凛冽的笔触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我的内心的无助,孤单和绝望。
自那时起,我开始关注这个因为新概念文学奖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没有打着美女作家的标签,一袭素衣,淡然的出现在签售会上,综艺节目上,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言辞,没有卖弄既有渊博的学识,虽然那时的她的才华可以碾压同时在场的所有人,但她选择成为不引人注目的背景。在年少时我的眼中,她是幕布上的点点星光,也是我眼里唯一投射的星光。在大多数成人眼里,那不过是标榜着叛逆的,青少年的呓语,是不足挂齿的青春文学,追求的是虚无缥缈的梦想和无病呻吟的疼痛。但谁的青春不伴随着阵阵疼痛呢。没接触社会之前的青少年,不论其年龄,只能称之为孩子。
纪伯伦曾说过,”孩子的灵魂寄居在明日之乡,那里是你做梦都不曾造访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是思想上的贵族,抛开养家糊口的压力,躲避在象牙塔里一点点建造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每个人在开始受伤前,心都是柔软的。
青春无悔中说,”成长是希望和憧憬的天平,当它颓然的倒在一边时,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安慰。”现代人忙碌的生活已不喜欢给自己的时间留白,不遗余力的填补所有的琐碎时间,才能让自己看起来努力,才自觉活得有意义。少年时虽有应试教育的课业压力,但不为上司的硬性指标,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夫妻间的貌合神离,孩子的青春叛逆费心的我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去思考,思考人生,思考存在,思考时间,看起来是些很稚嫩不登大雅之堂的思考,但难能可贵在纯粹。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写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富有想象力且生命力旺盛的心。这正是一颗孩子的心。
老子《道德经》所书:”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他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我们会用不谙世事来形容思无邪的美好,洗尽铅华后世界终会返归阒静。在红尘俗世中辗转伏枕,以快节奏的方式消耗着存于心内的一方净土,用急功近利的成功学给自己洗脑灌鸡汤,也许这是成人世界的快乐。可谁又料到,会不会有一天,望着青山初黛,暮色四合,海天苍茫的壮阔之境时,会不会涌出”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的感叹。末了,望晨星隐匿之时,万簇霞光穿透云层,投射在镀金的海岸上羽化所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