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是千年古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元代会通河和明代大运河的交汇地,以“漕运咽喉、军事重地、商业都会”享誉于世,曾繁荣兴盛五百年之久,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之美誉。明初就被列为全国33个大城市之中,清代为粮食贸易中心,是冀、鲁、豫三省的粮食调剂中心。同时这里是国学大师季羡林、抗日名将张自忠的故乡,山东快书诞生地、《天下粮仓》、《金瓶梅》故事背景地,也是著名的京剧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假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描绘的正是运河通航后的临清,明清几百年的繁华让临清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亦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
临清钞关:
临清运河钞关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派驻临清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是大运河上开设最早、关闭最晚、征税数额最大的钞关,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遗存至今的运河钞关,2014年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426年朱瞻基继位,宣德4年在临清设榷税分司(即今日临清钞关),对往来于运河船只征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每年所征商税高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 占全国税收的1/4,为山东一省税收的10倍。清朝道光、咸丰之后,政治腐败,经济困乏,水利失修,大运河的运力大大下降。道光四年,黄河决堤,淤积导致大运河通航阻塞。第二年,清政府开始雇用商船海运漕粮。其后,河运、海运并存70年,直至河运被取代。清末民初,津浦铁路和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北运货物皆由陆路运输代替,运河停运,钞关也失去了其原来的作用,1930年临清钞关关闭。临清钞关历经500多年风雨,见证了临清城的兴衰。
临清舍利塔
坐落于运河东岸、已有400余年历史的临清舍利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同时也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座明代宝塔。
临清舍利塔并非为“舍利”而建,而是缘于风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二十九年(1601年)连续两科,临清无一人考中进士,文运大衰。为了培植风水,振兴文运,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两榜遂至乏人,而商贾亦渐萧条”风水不好,最后决定建造一座宝塔“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历时9年建成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在舍利宝塔第九层的通天柱上,挂有一“文曲星之位”的木牌,是临清儒生进京赶考前必去拜谒之地,至今木牌印痕仍依稀可辨。
塔为仿木结构砖塔,顶部设有莲花宝座的天宫,远看似将军盔。塔高61米,平面呈八角形、共9层、每层通高53.44米,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
塔身是用临清的“贡砖”所建。临清贡砖有500多年的历史。山东临清贡砖与众不同之处可以用12个字形容: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各宫殿、城墙、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以及各王府等建筑用砖,绝大部分都是临清烧制。皇家营建所需贡砖之所以会在临清烧制,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临清的土质特别,当地称“莲花土”。由于历经黄河的冲击,临清很多地方的土往下挖一米多深后会发现红、白、黄相间的“莲花土”。这种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二是临清砖的硬度无可替代。现在一般砖的硬度是70号,国家文物部门曾经用回弹仪对临清舍利宝塔上的古砖进行测试,硬度达到200号,比普通石头的硬度都高;三是临清的水质好。当时漳卫河水质清澈,碱性较小,适宜制砖;四是临清紧靠运河,交通方便,烧出的砖可直接装船运往京城。
宝塔中心部位原有从南方沿京杭大运河运来的严禁民间使用、皇家专属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金丝楠木其生长规律属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60年。木材光泽强,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高达61米的舍利宝塔内的通天塔心柱以直径60多厘米的整材金丝楠木做成,如今大部分已被烧毁。塔各角挑檐系有铜钟,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为古临清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