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爆裂鼓手》(Wiplash),坐在桌前写这篇影评,脑海里鼓声不绝于耳,真的体会了余音绕梁。这部2014年上映的影片之前一直没看,因为近期威尼斯电影节,该片导演达米恩·查泽(Damien Chazelle)的另一部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是开幕影片,于是这部电影被人重新提起。看完之后感觉畅快淋漓,一气呵成。
该片讲述了一个音乐系的学生在追求成为顶级鼓手的梦想之路上,碰到了魔鬼教练弗莱彻,此后安德鲁越练越与世隔绝,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在疯狂训练和被教练打击后愤怒崩溃,收起了鼓打算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告了自己的老师,使其被学校开除。在一次重遇老师后打算重拾梦想,却发现这只是老师的复仇,想要将他彻底打入尘埃,但这次他没有退缩,重返舞台,在激昂的鼓声中,乐队被他感染,连魔鬼教练也被他征服,随着他的鼓声左右。影片从一段鼓声中慢慢拉开序幕,静默、黑屏,一段紧密急促的鼓声开始,我们渐渐看到走廊尽头练习室里一个打鼓少年,经历了坎坷的追求理想的过程,影片又在这个少年一段疯狂、狂野的鼓声中结束。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学习钢琴的一段时光,也重新让我明白尊重每一个人,每个角色。小时候,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钢琴,练琴的时候才明白钢琴家的伟大,一段婉转牵动人心的旋律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演绎出来,真正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演奏会的时候,看到钢琴家的手法,只消手指在琴键上轻轻地按几下,便听到一段优美的旋律,只是觉得精彩,可要真正体会其中的代价,非自己亲自弹一次不可。学了钢琴才知道旋律不是按出来了,是手在琴键上砸出来的,每个音强弱都要把握好力度,稍微的差别都会影响音乐的呈现。记得准备考级的日子里,每天至少要练十多个小时的琴,不停地重复枯燥的音阶,一遍一遍,手腕、胳膊酸痛,那个时候方才明白,原来看似优雅无比的钢琴,其实是个体力活,几乎每天都要练到汗流浃背。影片中多次出现安德鲁挥汗如雨,练到双手流血的画面,用一种血腥暴力的方式在视觉上直观的呈献给观众追求理想的路上,荆棘遍野。
因为一直很喜欢钢琴的声音,很少关注鼓声,一直肤浅的认为鼓声只是起个伴奏的作用,可有可无,鼓手也只是坐在乐队的最后面,默默无闻。看完这部影片,确实给我长了很多知识,从没想到鼓声可以这么有魅力,尤其是影片里有一段弗莱彻将其他乐手赶出去,只留三个鼓手轮流练习节拍的桥段,安德鲁疯狂的加速,鼓点如雨般砸在鼓面上,作为观众的我,内心随着鼓点起起伏伏,希望他能通过老师苛刻的要求。还有最后结尾的那段鼓声,或如油画般,一点点的加色,一点点的渐进,时而清淡,时而浓墨重彩,却丝毫不突兀,淡妆浓抹总相宜,犹如潮水般,时而一个巨浪,激起千层涟漪,时而又慢慢退去,只留下一股海风轻抚面庞。鼓声由稀疏至密集,由轻快至重音,这其中毫无违和的渐变,让人叹为观止。安德鲁脸上几近疯狂的表情,让人感受到了他心中梦想的巨大能量。
影片中弗莱彻和安德鲁的最后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对话里弗莱彻向其解释自己苛刻教学的原因,他认为,唯有此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才能突破极限,而真正的成功者不会因为屈辱和打击而放弃。我对此印象极深,想到《挪威的森林》里永泽的一句话:不要同情你自己。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可实现者寥寥,究其原因,很多时候与天赋无关,是因为我们太过心疼我们自己了,稍有不顺,便宽慰自己,给自己的放弃找个理由,最遗憾我们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影片中弗莱彻的魔鬼训练确实极端,可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是要逼一下自己的,别人可以用“good job”鼓励我们,但我们不能依此来无止境的谅解自己,没有一条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不与荆棘为伴的。
如同安德鲁最后燃爆全场的鼓声,点燃梦想,挥汗如雨,唯有流过血的双手,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晚安!
2016年9月1日星期四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