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不破不立”是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那么不妨一起来看看,文章中“破”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
“立”的,是“领导力”,即“认知现实的能力”;而所谓“破”,就是失败的经历,和上级领导意见冲突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推翻固有认知的经历。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频频点头,心想:这真是忽悠吗?我怎么觉得每一句话说的都对呢?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不断与真实世界碰撞,不断打破原有认知并将其重塑的过程啊——但当我改换立场,并且试着逆向思考,答案似乎一点点浮现出来:作为湖畔大学的讲师,除了传播商业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化阿里的企业文化,强化阿里员工的思想凝聚力——阿里很感谢每一位员工用他的个人认知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在磨合的过程中,如果和团队意见有所冲突,不要“自责、自我否定”,碎掉是好事,不要害怕,想明白团队要什么,据此重建就是。而如果不上这堂失败课,许多“太自我,太保护自己”,但又确实有能力的员工,可能就流失掉了。
这么听起来仍然是很有道理的。
但第一个换了上级,方案被否定的例子让我有点迷惑。“他一看,觉得这三个项目没价值,于是把三个项目都砍了,人分流到不同的其他地方。我改向他的副手汇报。”如此简单粗暴?团队“点灯熬夜苦干一年”,换了个领导连商量的过程都省了,直接“宣布死刑”?王民明却十分淡定:“遇到这件事,我就碎掉了呀。然后,我就得重建呀。”——或许是省略了内心的挣扎过程,这样的回答让我深感突兀。
除此之外,我对员工的韧劲感到怀疑。诸如此类的粗暴宣判,一次则已,两次,三次,他们仍然能保持对上级和团队的信任,不断地进行自我重建吗?而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得太过频繁,是否说明组织的决策机制出现了问题呢?
总结起来,“不破不立”是一个面对失败的好心态,然而有关“破”“立”的具体内容,值得进一步思考——“破”什么,“立”什么,由谁决定?如果要借由这个方法增强“认知现实的能力”,谁能确保所认知的是fact而非opinion?个体的创造力是否会在“破”的过程中被扼杀?
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很鸡贼的地方。《主观世界的破碎与重建——湖畔大学的失败课外课》把待不久的员工比作“肥料”,再补一句“脑中晃过无数当过肥料的朋友~”,显而易见的老鹰视角,言下之意是“你走了对我们也没什么副作用,但你们自己的损失可就大了。”;第二篇文章则把这些人称作“阶段性工具”,虽然只是短短五个字,但换谁被称作工具,都不会开心吧——既然如此,这个激将法的作用想必也发挥出来了。
第二篇文章中:
(1)领导力是“选择喜欢的事、喜欢的人、认知现实的能力”。
(2)好的组织要具备“把人同化的能力、主动碎石的能力、分配养分的能力”。
看这篇文章和看学霸猫文章的感受大不同,总觉得后者是在替读者做减法,老师总是告诉我们——“99%的事情不重要,要找到那1%最重要的事,得一,不摇摆,持续行动”;而后者给我的感受不仅是在做加法,甚至是在做乘法?!或许是由于针对的读者群不同,学霸猫更多地是分享“个人如何自处”,而刘爽是在谈“管理”、“领导”、“组织”。然而,人多了,事情就必然复杂吗?又或者是,其实内容是精炼的,只是因为我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看起来格外陌生,也就格外复杂?
(3)创始人的价值标准是企业价值观的源头,例如腾讯是马化腾的“用户体验”,JD是刘强东的成本效率。这个价值标准和“得一”原则在本质上是同一件事,一旦选择,就不妥协,就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这份价值感。
写到这里,已经进行不下去了。由于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文章的,可能存在过度解读或黑化的部分,欢迎指正——期待更多同学和学霸猫的文章,让学生思维和老司机思维尽情碰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