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大。
原来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绝大部分都是错的,我们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需求,以成人的需要去猜测孩子的需要,想当然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首先是对待新生儿的方式
新生儿出生以前是在一个没有任何袭击、没有丝毫温度变化、黑暗和安宁的液态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出生,是在经历着巨大转变。人一生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他在出生时那样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冲突和挣扎,并承受由此带来的痛苦。
因此,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他的房间需要安静和暗淡的光线,他需要保暖,但这种温暖主要应该来自他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他的衣服,衣服实际上并不能提供温暖,只能用来保存体内已有的热量而防止它的散发。如果房间是暖和的,衣服就成了空气的暖热和儿童身体之间的一个障碍物。母亲应该像怀孕时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他们。一个用柔软材料做成的吊床可能是婴儿所需要的,可以让他曲着身体,就像胎儿期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
而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生以后,新生儿立即被穿上衣服,在妈妈子宫里一直曲着的幼小身体被拉直,不得动弹,仿佛上了石膏似的。立即被放到一个光亮和嘈杂的环境里。还记得果果出生时,病房里的婴儿的哭声、亲戚朋友来看望婴儿而发出的闲聊的声音此起彼伏,晚上也不得安宁。
新生儿是弱小的,他来到这个世界,刚刚逃脱死亡的危险,他需要帮助,但是绝不能把他与患病的成人相混淆,因为新生儿需要的帮助并不是病人需要的帮助,而是一个迫切想使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适应一个新的和陌生的环境的人所需要的帮助。
儿童的外部秩序
儿童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秩序来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他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的。因此,儿童就不能生活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之中,杂乱无序干扰了他,并使他心烦意乱。
里面的两个例子让我突然想到了,果果坐推车,平时都是两只手放在推车把手上推的,当我偶尔只用一只手推时,他很快就能感觉到,马上哭着对我说,“两只手推、两只手推”,能看出他的心烦意乱。我按照他的意思做了之后他立马就没事了,我以前一直不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孩子的外在秩序在起作用。在他的心理层面,就是用两只手推车的,一旦不是两只手,就打破了他的秩序感,让他变得心烦意乱。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家里鞋子的摆放,妈妈抱而不是爸爸抱。以前碰到这种事情,会跟他讲道理,试图说服他,其实就是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做法而不顾他的心理模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和羞愧。
果果很喜欢睡觉前躲在被窝里玩躲猫猫的游戏。每次都是既兴奋又激动,像第一次玩这个游戏一样。把自己整个人用被子蒙住,等待着爸爸或妈妈去找他。当我们假装不知道他躲在哪里,东看看西瞧瞧时,他在被窝里偷笑,并说“我在这里”,就这样形成了固定模式。他玩得乐此不彼。以前老觉得这样太简单了,告诉他要躲在一个别人难以发现的地方。看完这本书,我也明白了这也是他的外在秩序的原因。
我们家已养成每天早上爸爸上班时,我们必须和爸爸拥抱、亲吻、击掌这些分别程序,要是漏掉了其中一个都不行。有时早上比较忙,我没顾上和爸爸进行分别仪式,果果坚决不同意,哭着闹着要妈妈一定要和爸爸拥抱等程序做完之后他才能心满意足,这些都是孩子外在秩序感的表现。
这些事情都表明果果正处在外在秩序的敏感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保护她的秩序感,遵循顺其自然的育儿之道。
成人对儿童的阻碍
这一点也是感受比较深的。在生活中,成人无时无刻不与儿童发生冲突。我们规定孩子每天必须要有多少睡眠,希望他到了中午吃完午饭要睡午觉,而不是孩子困了再睡,我们给孩子专有的小床,而并没有考虑他睡在大床上可以更加舒适。孩子会走路后,我们为了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就把孩子放在推车上推着他走,而不是和他慢慢的走。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和他一起走路,希望他能跟上我们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孩子的走路节奏。
我们还会限制孩子很多无目的的活动。比如孩子喜欢取下和盖上瓶盖子,喜欢打开和关上家里的柜门,他们会乐此不彼,不断重复。可我们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只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并破坏家里的东西。我们会阻止孩子那些缓慢和笨拙的事情,比如吃饭、脱衣、脱鞋、穿衣、穿鞋,然后不知不觉就代办了,最后还埋怨孩子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每天都在阻碍着孩子的成长而不自知,还以为我们为了孩子鞠躬尽瘁了呢。其实孩子爱我们多过我们爱孩子很多倍。我们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都是在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