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中的人类千姿百态,性格也不尽相同。有人喜欢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人则沉默寡言,信守沉默是金。人们大多会喜欢前者,因为爱说话的人大多性格开朗、容易交往。而对于后者,人们大多会选择止步。而我认为话多不一定都是好事,俗话说“言多必失”。有时候话多会成为一种聒噪。而不说话有时候就是莫大的尊重。只可惜仍有大批的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先来现身说法:身为一名教师必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在向学生提出某个问题让他思考或是回答时,在说清题意的前提下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不停地进行提示或是不耐烦地打断或中途纠正,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就算学生说错了,也要等他说完,那毕竟也是他的“成果”,如果生冷地打断势必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同理,如果我们老师在上课时,肯定也不希望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静不下来或是不停打断。那么自己就先要树立好的榜样。
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同样会犯这样的错误。孩子提出疑问的时候,家长不是慢慢引导他自己想明白而是直接说出答案。这样表面上仿佛节省了许多时间,但实际上孩子的思维已被你打断,这个答案直接冲击着孩子的大脑,他已无暇去想为什么是这样。
不说话就是尊重,这也适用于医患之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人们一味迷信大医院的所谓专家,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挂到了专家号,恨不得把自己的病前三十年后四十年给医生和盘托出,可是专家根本不想听啊,你争分夺秒地说着,专家却只是在电脑上迅速打出他认为该做的检查单扔给你,然后看也不看你一眼直接说下一个。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怒视着示意你闭嘴。你也许会满腔愤怒地说这医生怎么这么没素质呢,可是你想过没有,那么热的天气,医生被一群人包围着,空气都不流通了,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其心情可想而知。况且就算你在其他地方做过再多的检查,到了这里还是要检查,到时候万一出现什么纠纷,那也是医院担着,也不会叫医生来买单。所以适时地学会“不说话”或者“少说话”,对人对已都是一种尊重,也会提高效率。
在家庭中,夫妻、婆媳之间也是如此。明明对方已经满腔怒火,你却偏要在这个时候唠唠叨叨、停不下来,甚至还数落或戳别人痛点。那么爆发一场家庭大战你就是推泼助澜、火上浇油了。在公共场合,如公交、地铁、飞机、会场等,也更要做到不说话。朋友说日本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夜晚的安静。就算在日本的闹市区,晚上睡觉就像是睡在山里的老家一样安静。晚上马桶冲水或是敲击键盘声音过大都会遭到别人投诉,更何况其他更加吵闹的行为。
有人说不说话就等于漠视,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找到平衡点,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