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天晴,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习时间和思考时间。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句子,而研读后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商讨,达成共识,然后以汇报的形式分享成果。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个别学生还将关键性词语、句子进行品味,洋洋洒洒的发言,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学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老师只起到引路、搭桥、鼓励的作用。整体看来,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另外,这节课中我还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来烘托诗的意境。例如在学习凤蝶儿这一段时,我先是示范朗读,帮助学生走进诗的情景,然后让他们配乐朗读,接着再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头脑中的画面。这种设计能能很自然地带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感受诗的语言美。
但在教学本节课时,可能是因为老师引导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以后我会注意关注班内每个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