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46天#
【今日问答】“你要不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小的知识专题呢?如果你要写,你想写个什么呢?如果你要联机写作,你要怎么做呢?”
从优势出发,我想制作一个HR工具箱的小册子。很多初入职场的HR即使懂得理论,但是面对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还是会不知道操作流程、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更别说解决问题的套路、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坑。
关于流程和工具,这些是显性的知识,随着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有一次实操的经历就可以解决;而工作的套路、可能遇到的坑,就是区分HR技能水平的个人技能。既然是万物互联的时代,将这些经验和技能的分享出去,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不同的HR遇到的问题不同,不同的人处理的思路不同,信息互惠是可以帮助他人也让自己有机会见识到更多。
如果要联机写作,需要三类人:一类是HR和在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链条上的人,接受和认可这样的做法、有价值互惠的需求、乐于分享;一类是找到这些人的人,并且将他们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护在一起;一类是擅长信息收集、整理。
【观察提问】永澄是如何觉察到自己是在因上努力,还是在果上努力?因上努力和果上努力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子? “做事情的意义,其实就是在于把事情做好本身,那么,我们就需要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做事情的意义。”将手头每一件经办的事情认真做好,需要去澄清是因上还是果上努力吗?
推荐阅读:《永澄:尝试写个小册子——如何生成知识专题》
2017年8月27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47天#
【今日观察】
这几天的时间里看到了永澄的“陷落和自救过程”,这种真诚一定不会被人瞧不起,反而很了不起!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此坦诚真实的一面,而这种真诚对于以你为榜样的学习者们(包括我在内)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知道真实是什么样的。
这种“真实”对于我的意义在于,迷茫、恐惧、畏难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不管他是什么水平的人,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层级,不同的是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不同、走出来的方法不同。当自己遇到这些问题时,不会过分自责,不会认为这只是自己才会出现的问题,不会小看自己而更加不自信,不会因此而不喜欢自己。感谢永澄真诚的分享。
“做事情的意义,其实就是在于把事情做好本身,那么,我们就需要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做事情的意义。”
“如果你要和你爱的人一直在一起,最重要的不是乞求,而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陪伴。”...“做好自己并不是来自于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而是对于重要事情做到底、出成果,把喜悦和爱的人分享。”
推荐阅读:《永澄:积超送来了认知体系全新的破和立》
2017年8月28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48天#
【今日问答】“如果你给自己定一个3天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进完成,你会选择什么任务?你会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并向我反馈么?”
《跃迁》共读领读活动结营中的数据化成果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好奇这个运营团队的内部运作流程。于是想从学员的角度观察并将这种观察应用于章鱼哥的培训班学员管理中,将这个观察和应用作为结营作业的一部分。任务大致如下:
1.通过数据和可视化成果梳理运营一个活动需要进行的人员配置、工作任务和分工、成果等
2.访谈《跃迁》共读、领读活动的首席运营官月月
3.对于其他共读平台或方式进行比较(9月1日起橙子学院的《跃迁》领读)
4.完成学员培训班运营手册、跟进实施
推荐阅读:《永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长策略是什么?》
2017年8月29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49 天
【今日问答】如果说白盒就是熟悉系统内部的运作流程、工具和方法,那么HR各模块(招聘与配置、培训、薪酬和绩效、员工关系)就算是我的白盒。黑盒变白盒是从工作需求开始,遇到问题边学边做,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向导师请教、同行互通有无可以让“黑变白”更快一些。
和更高层次的白盒相比,差别在层次和角度的不同,就像套娃一样,一层层的,职级不同需要的格局和视野也不同,执行层做具体的事,需要熟悉具体业务的流程,管理层需要分解任务的能力,教人工作思路和套路,能协同,再高级就需要看的远还看的准……
从执行层到管理层的跨越需要平台、机会,更需要认知的储备,这个过程还真是不容易!理论、工具、方法都知道,可做和变的过程真是退层皮也未必能变成蝶的感受。能遇到一个可以学习和给予指导、鞭策的导师(这里是同行导师)可以事倍功半。
推荐阅读:《永澄:系统思维是什么-01?》
2017年8月30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50 天
【今日问答】“这四个价值中,你对哪一条感受最深?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吗?”
关于系统的价值,永澄在《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中提到系统思维的价值:在输入端可以清晰思考、因上努力,在输出端能够“追求简洁”,在系统端实现“层次明确、忧患意识、去鄙视链”。尤其是在《跃迁》的共读活动中,用系统的“输入→系统→输出”模型将万物互联的章节进行了重构,直观展示了系统模型在进行信息重构的应用。这一点我的感受最深。
“理解、判断、决策和改变”四个价值关键点中,“改变”放在三层次理论中去理解,让我重新觉察"不陪→分手→陪→和好→不陪”这个死循环,处于悖论层无法解决,用第二序改变,将陪伴的真正价值升维去看之后,释然了很多。
推荐阅读:《永澄:系统思维是什么-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