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认识是枝裕和是看了他的电影《海街日记》,温和清新的呈现感觉一扫我当时心情的阴霾,想来今年他已经53岁了,真是个内心柔软心思细腻的大叔啊。再后来就看了他的这部《如父如子》,电影讲的是一个关于报错孩子的故事。如果单从观赏性上来看(包括音乐),我会更喜欢《海街日记》,而如果考虑到思想力度,《如父如子》则明显高出一层。
两部电影在有些方面还是有些相似性的,可以看的出来是枝裕和导演的风格和思考的延续,比较突出的是家庭伦理的矛盾性,在《海街日记》里小玲是父亲情妇的女儿,那作为父亲原配妻子的大女儿幸要不要接收小玲呢?在《如父如子》里这种矛盾无疑是被强化了并且是作为了一个主要的设计点去呈现。也就是说,报错孩子的关注重心转移到了是交换孩子还是不交换的选择上来了,矛盾变成了选血缘还是选一起度过的时光。影片在这里形成了绝妙的戏剧张力,并没有让观者产生不合理的情绪而是有了切身的一种体会,因为当代社会中家庭伦理关系的复杂性让这种思考拥有了存在的理由。但是电影的目的不是让观者的焦点落在选择哪个孩子的问题上,而是尽可能地去呈现孩子家庭生活的样子。就像是枝裕和所一直坚持的,他认为电影作品不是用来解释自己的手段,而是对话,与这个世界对话。前者是端对端,是封闭的,我来讲述你负责接收就可以了,而后者是开放的,是自由,是一种交流,也就是我所展现的生活是生活最原本的样子,不掺和主观上的情绪,不是所意淫的自己所认为的生活,观者和电影有着平等的姿态。
所以,这就能解释《如父如子》里为什么是枝裕和要拍那么多的关于两个家庭的生活细节,具体到给孩子擦头发是怎样的,洗澡是怎样的,孩子们的睡觉顺序,哪一个先起床等等等等,这些情节的体现都是为了去向观者展现一个真实的两家人的生活图景,从而更加理解整个故事的具体走向。那么,相较于刻意为之的所谓解释自己的想像生活,或者制造些煽情的路数,如此不动声色的表达以致极致地呈现生活而引发自然的情节转折无疑会给人带来情感上更为强大的冲击力。
电影中还有一个关于矛盾和选择的事件:父亲去拜访自己的父亲,听父亲谈抱错孩子的事情,父亲认为“血缘会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像自己”。而后来自己真正的孩子想去放风筝却因自己从小没有和父亲放过风筝而不得,抱错孩子一方的父亲说了一句,“你可以这样做,你不必要像你父亲一样”。两个人的建议,两次不同的选择,最终造成了两次不同的结果。是枝裕和有意埋下了选择的命题,而他想做的,就是在选择题里弱化选什么答案这个结果,所以选择之前和之后才是必要和重要的,而选择一旦出错,意味着你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你会有失去,“失去”会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你会成长。
所以,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归根结底,看的是一种成长。成长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孩子,也包括大人。《如父如子》里,最后父亲成长了,从孩子的拍照记录里他看到了在一起的时光相较于血缘的重要性,也终于体会到,对于一个家庭,陪伴才是最根本的。
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找到共鸣,然后被感动,他的作品并没有提供另一种生活的方式,而是复刻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传达我们所轻视的或未曾察觉到的关于家庭,关于亲情的态度。这些电影中蕴含的情绪很大程度上直接来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他和他女儿的相处经历。这些在他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都有所提及,他说自己不是个孝顺的儿子,因为一直都没有好好地陪伴过自己的父亲。看他的书甚至和电影感觉是一样的,一个年纪渐长的男人,试图通过文字和影像去陈述自己的内心,所谓对话,就是这样真诚吧。
《步履不停》亦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与家人一起的日子过一天便会少一天,而导演通过这些作品实现了自我的成长,更多的,他也希望看到这些作品的人们,也能寻到些成长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