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生活在一个失根的时代
读雷马克的《应许之地》时,我总是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异域打拼,下了班周遭是陌生的口音,出了门遇见的邻居因为互不相识,连惯有的礼貌性招呼都可以省略,居所则根据工作地点不定时搬迁。我们这群“城市流亡者”与《应许之地》里逃窜的犹太人无异,都在异国他乡寻找着各自的“应许之地”,小心维持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寸空间,不时承受着别人的歧视或者恶意。
应许之地,出自《旧约·创世纪》,其上记载着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其后裔将拥有流奶与蜜之地。延伸理解为没有战争的,平安喜乐的幸福家园。雷马克的《应许之地》让我暗自庆幸,没有出生在战争年代,不用经历动荡和杀戮带来的颠沛流离,但也让我相信,历史永远不会过去,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又重新归来,以我们这群“当代流亡者”在都市里的冲撞和探索为表现。
同是失根之人。不同的是《应许之地》里的人们因为非正义的战争背井离乡,而我们则为了生存和梦想将根扎在家乡以外的土壤。不同的是《应许之地》里的人们承受着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而我们则日夜被迷茫与成功后的落寞狠狠地压抑着鼻息,喘不过气。
诚如斯蒂芬·茨威格的评价,雷马克的确是“不需劝诱,你就会被他的作品征服;无需夸张,他就能震撼你的心灵”史诗级的作者,精炼的用词,抒情的书写中透着客观冷峻的气质,仿若莽莽荒原中的疾风与劲草,力透纸背地呈现人们对失根的恐惧,教人不得不重新反思家园的意义。
《应许之地》虽然是未完成的遗作,我们未能看到本书的结局,但并不影响它成为经典。雷马克在刻画一群战争难民在纽约的生活百态时,既抨击了战争的残忍和破坏力,同时又在冷酷之下注入温暖的力量,这群犹太人在异国他乡尽管提心吊胆着,却也抱团营造了彼此关怀,推心置腹的生活圈子。一冷一暖,使人们在动荡年代的脆弱与顽强,寻根与逃亡,快乐和恐惧都一览无遗。
02
不具名的战争难民在纽约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经流亡者的“苦路”,历尽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 “我们的肉体幸存了下来,却要面对漂泊的生活,过去的阴影,徒劳的希冀。”
主人公路德维希·佐默是德国人,父亲因纳粹的政治迫害而死,他也被迫在欧洲流亡多年。佐默曾在巴黎跟着一个犹太古董商做学徒,古董商去世后,他抛弃自己原先的身份,继承了古董商的护照,后乘船抵达纽约。
和许多流亡者一样,佐默努力重新开始。他经人介绍入住了一家聚集各国流亡者的旅馆,凭借当初在古董商身边和藏身于博物馆时学到的知识在一家古玩店找到工作,与时装模特玛丽亚·菲奥拉相恋,对美国的生活越发驾轻就熟。但对于父亲遇害的记忆太深刻,逃亡路上的恐惧感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要融入新的生活并不容易。
佐默慢慢进入了同为流亡美国的犹太人的圈子之后,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曾九死一生。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不敢拥有希望——这种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和精神需求,因为“希望是多么具有破坏力。它可以吞噬一颗脆弱之心的抵抗力,就像一名濒临失败的拳击手,那些没有击中目标的出拳会耗尽他的最后气力。我见过的死于希望破灭的人,要远远多于像刺猬那样蜷缩着听天由命的人,后者的全部注意力都仅仅放在存活下去上,所以无暇他顾。”
在生存面前,希望,情欲,浪漫都是奢侈的,他们唯一可以拥抱的就是孤独,和恐惧。他们每晚相互传递着安眠药,就像传递着一杯又一杯的鸡尾酒那么自然。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常常从噩梦中惊醒——那是真实和想象出来的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恐惧的恐惧。无望和心惊胆战显然已经融为他们血液的一部分,他们已经学不会如何放松地、不带着紧绷的神经过活。
这群战争难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抨击战争“战争是愚蠢的,几乎是无目标的杀戮,没准谁倒霉就挨了枪子儿。可集中营——这是彻头彻尾的残酷,绝对的恶毒,是大屠杀,而且是出于对酷刑和杀人的嗜好,即使活到一百岁,对这种事也不可能淡忘。”却依然在战争的笼罩下顽强地生存着,他们将此归结为是求生的本能作祟,而“求生的本能要比人本身更难消灭。”
雷马克所抨击的战争之恶,绝不止于硝烟弥漫处的喋血和尸横遍野,也不止于因战争而起的逃亡和流离失所。战争的罪恶,是从精神上瓦解了一个人,他们不敢对时下的生活抱有任何一丝寄望,无论白天或是黑夜,都啜饮孤独和恐惧,蝼蚁般地苟活着。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生而为人的精神上的活力,毕竟维持肉体的生存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力气。
03
《拉昂摘要》让恐惧犹可忍受
《拉昂摘要》是本指南性质的小册子,里面汇集了逃难路上实用的行为准则以及流亡者在苦路上互相转告的经验。我认为这是雷马克的慈悲,为这群无望的流亡者所开的一扇窗。《拉昂摘要》基本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喜乐的乌托邦,在这里人们卸下面具,再度谈起自己的名字。在这里人们不必防备,大胆地拿真心与真心碰杯。在这里仿若突然有人接过了自己肩上恐惧的重担,流亡者们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拉昂摘要》部分规章
第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情绪败坏胃口。
第四条,先朋友,后他人。
第六条,走一步,看一步。
第七条,只有当你不需要帮助时,帮助才会出现。
第八条,只考虑现在与现在的问题,未来自会关照它自己。
第九条,为明天担忧会削弱今天的判断力。
第十条,任何时候都可以吃一切想吃的东西。
第十二条,情绪会降低判断力,忧愁亦然。一切都能够改变的。
《拉昂摘要》对当下的我们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它重塑了流亡者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能够像人一样交往、互助、乐观,进取。它让散沙般的流亡者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生活圈。人们在这个圈子里以原始的良善来对待别人。
家境宽裕的坦嫩鲍姆每个月都会在家举行一次聚会,以丰盛的食物款待流亡的同僚。杰西在死期将近时仍然牵挂她的同伴。还有拉赫曼,希尔施,莫伊科夫,菲奥拉,他们分享咖啡,伏特加,牛肉饼,甚至水果和沙拉。
在《拉昂摘要》的庇护下,失根的流亡者们得以品尝到恐惧和苦涩之外的,一点点温暖和人性的味道。它是对无私的一种呼唤。因为“我们那可恶的皮肤将我们和他人隔开,使我们成了自私的孤岛。你们在集中营都经历过,对死者的哀痛并不能阻止人们吞下尽其所能搞到的一块面包。”
这是雷马克反抗战争的武器。战争越是要摧毁人的意志,就越是有人砥砺建树流亡者们精神的家园。他们一心将要抵达的应许之地,除了没有战争的喜乐国土,还包括精神上丰裕的幸福。也许连失根的流亡者们都不曾意识到,正是对精神上的喜乐的追求,让经受苦难这件事变得无比英勇和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