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的境界啊。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浸润学生心灵,这是我作为一位中学教师一直在苦苦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寒假与全国的优秀教师一起共读了 《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积极的终身阅读者》这本书,读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作者郑钢,是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开放学院助学导师,曾多次赴英美等国培训和交流,在中外教育比较、阅读、学生生涯发展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的封面是蓝色底色,是那种让人一看心就能沉静下来的浅蓝色,右下角是几本书籍叠加,在最上边书籍的中页长出一根嫩绿的小芽,代表着生机和希望。题目“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积极的终身阅读者”其中的阅读和阅读者用红色字体显示,突出本书的关键词。封面文字醒目,图画意蕴丰富。
打开书,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优秀阅读者的九大特征:一、阅读时明确阅读的目的;二、总是能够联想他们以前学到的知识或阅读过的文字;三、确保他们是真的理解所阅读的文字;四、尽可能的观察和分析文中的图片;五、预测阅读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六、在他们脑海中想象;七、对他们所读的内容能总结;八、总是努力理解新的词汇;九、将阅读当做爱好,持续阅读。
继而作者从阅读的理念和价值,阅读活动和方法,阅读策略和应用三个部分逐一展开介绍。我对本书重点内容做了如下梳理:
1、身教胜身教,阅读激兴趣
人生的黄金阅读时间是在童年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解决了一生的阅读难点,进而打开全民阅读的大门。
作为家长和教师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书中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比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收获,谈一谈读书的好处,学生间讨论和分享;带学生到阅读氛围浓厚的场所,如图书馆、新华书店;带孩子参加读书活动或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节目;教师及家长进行引领阅读;设置读书奖励:阅读银行积分,设立各级别勋章,阅读海拔高度达标,阅读马拉松等;开展班级年级共读一本书,进行读书交流活动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来自于家长的引领。家长爱好读书,家中有藏书,常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带孩子参加读书活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一定会爱上读书。作为教师,也要通过评价和激励手段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比如化整为零,实行阶段奖励的办法:为每一个孩子制作方格图,纸上打印20个空格张贴在教室里,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就在空格上贴一个五角星或者涂抹不同的颜色,一直到读完20本书,填满方格图为止,在一个阶段后,将已读完五本书的学生的照片贴在学校公告栏里,或者给学生颁发勋章,学生看到墙上的五角星或照片,看着胸前的勋章,会产生满满的成就感,视阅读为“乐土”,而不是“苦旅”。
2、方法与策略,读思相结合 。
兴趣是阅读的第一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才能让学生持续阅读。书中介绍的阅读方法有“朗读法”“圈点批注法”“笔记法”“泛读精读法”,六种阅读精加工策略:联想、想象、提问、推理、确定重点、综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和精读这两个方面必不可少,泛读胜在阅读量上。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无心插柳柳成,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精读贵在思维,深耕文本,学会分析、评价、综合和鉴赏,这样的阅读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极为重要。精读的本质是对文本一次又一次研读,从而抵达文本深处。 以文本精读模式为例说明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应用:
第一遍阅读,任务是理解文本内容,侧重读懂和理解文本中的生词和概念,关注主要细节,把握主要思想。第一遍阅读指向的是信息提取的能力。
第二遍阅读,任务是理清文本结构,情节关系等,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教师指导学生读关键部分,并就针对性问题搭建支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章中批注。
第三遍阅读,目的是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运用相关阅读策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评估、联想、创造性等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互动以及主题研究,学生阅读和整合多个文本信息,将文本与自身与世界或其他文本相联系,锻炼了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
3、读书大舞台,诗和远方在
阅读不仅局限于家庭、课堂,家长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学生对科幻电影津津乐道时,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他们阅读原著,告诉孩子,科幻小说的情节更加精彩,人物更丰富,想象更大胆。 在看了电影,读了小说后,可引导孩子分析和比较原著与电影的不同,尤其是情节和人物的不同。在对比阅读中比较、分析和演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训一直是中国无数贤达所推崇的治学、修炼之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就产生了新的阅读方法——行走阅读。
行走阅读指的是让孩子带一本书踏上旅程,在生活现场或行走目的地找寻作品中的事或物。行走阅读就是阅读和旅游的跨界与整合,从文字意义上的行走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行走,可以带给孩子别样的体验和收获。这让我想到我校一直推行的研学活动——跟着课本去旅行。孩子们学习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课外阅读了《朝花夕拾》,我们就组织学生来一趟绍兴游。当学生来到鲁镇酒店,看到那里的格局感受周围的氛围,对“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孔乙己,要一碗茴香豆发给小孩子的善良,被科举制度毒害好吃懒做而死去的悲惨结局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学生来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身临其境,一定更能理解儿童对大自然以及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我们带学生到湖南长沙,来到橘子洲头,一睹伟人风采。在橘子洲头学生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读起来别有感情。在伟人站立思考的地方,回想当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豪迈能否激起当代少年的雄姿勃发?一定会的。
3、借他山之石,开阅读之风
由于作者多次赴英美等国培训和交流,对国外在阅读教育方面的好做法也有针对性介绍。澳大利亚的“州长阅读挑战”从政府层面推进,将全民阅读提升到战略高度,活动的系统设计、持续推进、学生参与、个性设计促进了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北爱尔兰设立分级阅读体系,每一层级有不同的阅读书目和能力测试,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阅读发展路径,有效提高阅读水平,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采用“活动式”“主题式”“模块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更高的阅读期待;美国整本书阅读的“三段式阅读模式”及创意写作,指导学生既要读到文本的深处,这是“入”,也要能结合文本活用,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好应用,这是“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国外先进的阅读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苦于家中孩子不喜欢读书,请来阅读这本书,书中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做法总有一个能为你解除困惑;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苦于不知如何开展阅读活动,书中的创意阅读活动一定会给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自己喜欢阅读,但苦于不知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阅读这本书您一定也会有所思考和感悟。因为本书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际案例,既有问题呈现,又有针对性解决办法,对于影响孩子阅读成长的家长和教师来说,对于自己要成长为一个积极的终身阅读者来说,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让一个人优秀,一个民族优秀,最好的方法是阅读。通过阅读来自学是成功人士的共性。阅读,是实现阶层流动,改变人生的“捷径”。
毛泽东喜欢阅读,书成了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阅读成就了一代伟人;比尔盖茨喜欢阅读,每天睡前读一小时,坚持在博客中更新读书笔记;巴菲特堪称读书狂魔,每天至少读500页,创业期甚至读1000页之多,阅读成就了当代首富和股神。
不阅读,就会落后于时代,让阅读浸润心灵,让阅读许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读起来。
阅读——爱,请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