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36氪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
患者互助平台“看处方”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打造协助管理和医患联络的“杏仁医生”
文章链接如下:http://www.36kr.com/p/214966.html以下是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觉得通过一篇报道文章实在很难看出一个产品的全貌,以下想法中可能包含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及猜测。
以往的面诊和复诊之间的时间里,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几乎为0,杏仁医生则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首先是患者管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患者分为2类,一类是一次性患者——通过一次诊疗就可以确诊、用药的患者,不必跟踪的患者。一类是需要复诊的患者。管理第二种类型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从医生的角度,医生可以跟踪、了解到这类患者的病情发展细节,有助于更有效、准确的病情诊断,同时由于对病情细节的掌握,当患者来复诊时,诊断耗时想必大大减少。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拥有了一个可靠的、随时在身边的医生(公众账号),可以随时向医生发送病情动态,进行咨询。唯一有一个问题是,患者对病情的描述,一般的病情比较难以通过文字描述,也不是每个病患都会发送微信文本消息,故在描述病情时,能支持语音、图片、视频模式,这对非面诊时病情的描述应该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另外简单的以每条为单位的微信消息,从某种程度上缺乏效率。建议杏仁医生能提供一个病情反馈的模板,比如要给医生发病情描述信息,需要分别填写,病情描述、持续时长、用药情况等,如果该病情描述模板能用机器语音问答的方式进行就更好了。这样能反馈给医生更完整的病情信息,也节省了医生时间。还可以通过设置线上咨询费的方式控制患者向医生发消息的频率和内容质量。咨询费的额度可以让医生自己设置。另一种做法是,提供免费的咨询平台,但患者每日只能向医生发送一定数目如2条的咨询信息,若想发送更多,需支持一定费用,开启扩展功能。
还有一点疑惑,医生其实每天都有当下新来问诊的病人需要关注,哪里会有时间浏览杏仁医生上不在眼前的患者发来的消息。不过具体我不甚了解,看起来是一个医生时间管理的问题。
另一点疑惑,患者如何完成身份认证和面诊时的病情如何同步。从某种程度来说,杏仁医生处理的是医患关系的O2O,医患关系的形成建议是在面诊之后,那么医与患直接关系形成的地点应该是在线下的医院里,如何将初次面诊时的诊断结果上传到网上,完成患者身份的认证,并且为搬到网上的医患关系初始化一个起点呢?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向医生发起好友请求,此环节必须上传自己的照片和初诊时的病历,以此确认身份,医生在看到真实的患者身份信息后,再通过患者的好友申请。
杏仁医生里面还提到了一个病例自动生成的功能,可以完成病例的网上管理,如病历更新操作。
扯远一点,从患者角度来说,一个患者的杏仁号可以办记录自己一生的生病记录,形成一个病历历史档案,患者可以选择将历史病历是否分享给现任医生。这样医生能对病患的既往病史有一个全面而可观的了解,从而帮助病情诊断。并且,病患在看病时,也不用填写“既往病史”那一栏了,更能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更远一步,app若能与通过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收集的健康数据信息打通,也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想象空间。
另外,从某种程度来说,医患之间的线上了解与联系有助于增强医患的了解,改善医患关系。
在微信36氪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
患者互助平台“看处方”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打造协助管理和医患联络的“杏仁医生”
文章链接如下:http://www.36kr.com/p/214966.html以下是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觉得通过一篇报道文章实在很难看出一个产品的全貌,以下想法中可能包含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及猜测。
以往的面诊和复诊之间的时间里,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几乎为0,杏仁医生则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首先是患者管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患者分为2类,一类是一次性患者——通过一次诊疗就可以确诊、用药的患者,不必跟踪的患者。一类是需要复诊的患者。管理第二种类型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从医生的角度,医生可以跟踪、了解到这类患者的病情发展细节,有助于更有效、准确的病情诊断,同时由于对病情细节的掌握,当患者来复诊时,诊断耗时想必大大减少。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拥有了一个可靠的、随时在身边的医生(公众账号),可以随时向医生发送病情动态,进行咨询。唯一有一个问题是,患者对病情的描述,一般的病情比较难以通过文字描述,也不是每个病患都会发送微信文本消息,故在描述病情时,能支持语音、图片、视频模式,这对非面诊时病情的描述应该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另外简单的以每条为单位的微信消息,从某种程度上缺乏效率。建议杏仁医生能提供一个病情反馈的模板,比如要给医生发病情描述信息,需要分别填写,病情描述、持续时长、用药情况等,如果该病情描述模板能用机器语音问答的方式进行就更好了。这样能反馈给医生更完整的病情信息,也节省了医生时间。还可以通过设置线上咨询费的方式控制患者向医生发消息的频率和内容质量。咨询费的额度可以让医生自己设置。另一种做法是,提供免费的咨询平台,但患者每日只能向医生发送一定数目如2条的咨询信息,若想发送更多,需支持一定费用,开启扩展功能。
还有一点疑惑,医生其实每天都有当下新来问诊的病人需要关注,哪里会有时间浏览杏仁医生上不在眼前的患者发来的消息。不过具体我不甚了解,看起来是一个医生时间管理的问题。
另一点疑惑,患者如何完成身份认证和面诊时的病情如何同步。从某种程度来说,杏仁医生处理的是医患关系的O2O,医患关系的形成建议是在面诊之后,那么医与患直接关系形成的地点应该是在线下的医院里,如何将初次面诊时的诊断结果上传到网上,完成患者身份的认证,并且为搬到网上的医患关系初始化一个起点呢?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向医生发起好友请求,此环节必须上传自己的照片和初诊时的病历,以此确认身份,医生在看到真实的患者身份信息后,再通过患者的好友申请。
杏仁医生里面还提到了一个病例自动生成的功能,可以完成病例的网上管理,如病历更新操作。
扯远一点,从患者角度来说,一个患者的杏仁号可以办记录自己一生的生病记录,形成一个病历历史档案,患者可以选择将历史病历是否分享给现任医生。这样医生能对病患的既往病史有一个全面而可观的了解,从而帮助病情诊断。并且,病患在看病时,也不用填写“既往病史”那一栏了,更能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更远一步,app若能与通过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收集的健康数据信息打通,也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想象空间。
另外,从某种程度来说,医患之间的线上了解与联系有助于增强医患的了解,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