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很多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比如人的身高,人们的财富,以及人的优秀程度。社会的精英往往是极少数,极其贫困者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的情况。
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意愿,甚至很多人会有有逆袭的愿望。但也许我们所处的位置有些靠后,放眼望去,比我们强大的人有很多,我们有机会逆袭吗?
1
强弱并不是绝对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逆转》中讲了《圣经》里的一个故事,有一次费利士进攻以色列,费利士派出力大无比的并且全副武装的超级勇士歌利亚,前去单挑以色列军营,以色列无人敢应战。结果以色列派出了一个看起来及其弱小的人——大卫。这从一开始就被看作一场完全不公平的竞争,歌利亚根本看不起大卫,但结果却是大卫用投石弹弓一举击倒歌利亚。而歌利亚失败的原因就是他太强大了,他有巨大的个头,无与伦比的力气。但正是因为这样,他在移动时的反应速度和灵活度就极差,而大卫就是利用他反应速度差击败了他。
另一个例子是有一年的美国青少年篮球赛的冠军居然属于一支完全业余的球队,秘密就在于这支球队不管遇到任何队伍,都采用高强度的全场紧逼战术,这使得那些球队都极其不适应,结果技术完全没法发挥,输掉比赛。
所以有时候表面的强大只是某些方面的,或者只是在某一种规则下看起来是强大的。弱小如果想要战胜强大,那就必须打破隐性的规则。
别以为这样就够了,战胜强者还需要弱者巨大的付出,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大卫就必须练就极强的准心和速度,而篮球队的队员则必须比别人更加辛苦地强化自己的体能。除此之外,弱者还经常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尝试那些别人从来没想到的事情。因为在一般的情况的规则下,弱者常常是会输的。
2
强者往往拥有更多,但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比如在教育孩子时,富人教育孩子一定比穷人教育孩子好吗,事实上,并不一定,在财富相对匮乏时,更多的财富可以让教育变得容易,但是当它到达某个点的时候,财富的增加几乎不起作用:这个点大约是年收入7.5万美元。而一旦超过这个点时,更多的钱反而会使教育变得更难。
这是因为,在财富匮乏时,父母只能给孩子提供相对单一的环境,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全方面发展的,但是一旦财富过多,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几乎所有他想要的东西,这时候孩子就缺乏做选择的能力,而决策能力在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
3
弱者往往会经历各种困难,但有些困难会起到积极作用。尼采曾说:“凡是不能杀死我的都能让我更强大。”事实上,现实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很多天生阅读障碍者却能取得极大的成就,历史上,达·芬奇、爱因斯坦、爱迪生和丘吉尔等人就受到阅读障碍的困扰。但是因为阅读障碍他们更容易转而向别的方面上下苦功夫,比如倾听的能力以及细节的捕捉,结果他们反而可以凭借这些能力做出正常人都难以达到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学会面对缺陷,其次要克服自己害怕丢脸的心理,然后学会专注并为自己的完美表现而骄傲。
4
自证预言的存在。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它是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比如你认为自己记忆力很差,那么下次一旦遇到自己记忆力出错或不够用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确实记忆力很差,下次你就不太敢依靠自己的记忆,从而自己的记忆力得到的锻炼越少,也越来越差。事情就在这样一次一次的自我证实中变为现实。
事实上,当我们相信一件好事时,好事并不一定总能发生。但是,如果我们相信一件坏事,那坏事往往如约而至。我一直认为,其实有很多观点之间只是矛盾的,但并无对错。问题在于我们选择相信哪个。我们是相信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不断进步进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还是相信出身决定命运,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其实这样类似的选择还有很多。
未来根本无法预料,谁又能完全保证自己以后是怎样的呢?我愿意去相信一件好事然后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