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是豆瓣上,唯一一部评分超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国产纪录片。抱着好奇的心态,决定找时间看看。
坦白来讲我看过的纪录片并不算多,是好是坏,自己也很难给出客观的评价。只是这部纪录片除了“普及知识”和“记录生活”的基本功能之外,似乎还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让你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安静下来,有温度却不会将你灼热,有点像早餐桌上的一杯豆浆。
至少看过之后,有强烈地欲望想要马上再去一次故宫。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真的很难想象,那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宏伟宫城之中,还有那么一群人,维持着最传统的师徒沿袭制、一切工作都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完成。时间在他们身上仿佛停止了流动,他们和我们穿着同样的衣服、讲同样的话,每天使用的却是百年前的先人所传承下来的手艺。
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纪录片采取了很独特的散点式叙事方式,把宫墙之内这些人们的生活、工作,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呈现了出来。术业有专攻,这些在故宫修文物的人,会根据每个人的专业和特长,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组。有漆器组、木器组、丝织组、钟表组……等等。他们平时分别在不同的院落里,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有时遇到大的修复项目,也需要很多组一起合作来完成。
在我的印象里,一听到“文物修复”这个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画面就是一尘不染的实验室、和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看过这部片子才发现,原来“文物修复”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那些文物修复专家的工作环境,是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最多的情况,都只是仅有一张桌子。几乎不涉及任何“高科技”,一切都靠纯手工来完成。
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故宫高耸的院墙,将尘世的一切喧嚣都挡在了门外。门内的这群人,就是靠着百年来传承下的手艺,一点点地修复着历经了百年沧桑的文物。为它们抚去伤痕,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很多技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再去学了。相比于在纺织机前坐上一天,才只能织出几寸精美的布艺,我们都更加愿意坐在几十层的写字楼内,西装革履,吹着来自中央空调的冷气,写一份策划案或是工作汇报。
修文物这项活计,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别看那些修文物的人各个穿着朴素,言谈举止平易近人,他们所有人,都是毕业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等学府的高材生。每个人来到故宫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这里面或许有机缘巧合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所以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部片子几乎让我对故宫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以往也去过故宫不止一次,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感慨于古人的能工巧匠,竟能用双手造就如此的神奇。可是直到现在,我才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参观博物馆时,在同一个展品前驻足良久。因为那雕像的一颦一笑、那锦缎的一针一线、那钟表的一开一合,无不凝聚着文物修复者们无数个日日夜夜。
然而这部纪录片,并未刻意过分地渲染文物修复生活的“清苦”。恰恰相反,它将工作人员平时相处时彼此间的打趣和玩笑,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对于文物修复的女性工作者来说,上班是不允许化妆的。一个姑娘一边清洗手中的灯穗,一边念叨着说:“香水什么的,都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是不允许化妆的。不化就不化呗,不化妆,还自然美勒!”
——那带着点遗憾、倔强却又不服输的语气,真的就像是隔壁家里一起长大的姑娘。
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工作组的人员就一起颇有兴致地在工作的院内架起梯子,采摘树上结出的杏儿。这样的工作环境,恐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只有故宫才能保有了。
所以才会说,这是一部让人看过之后内心会很平静温暖的纪录片。毕竟我们平日的生活都太过匆忙和仓促,乘着地铁飞驰在隧道中,会让我们错过多少路上的风景?
现在人人都喜欢用“工匠精神”这个词儿,实际上真的能够具备这种精神的人,寥寥无几。不过这些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们,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范例。飞驰的世界里,需要如他们一样能够放慢脚步的人。不计较功名、不吝啬时间,肯下大功夫,和历史的洪流,做一场博弈。
(完)
文字 / 兔子先生碎碎念
转载前请务必私信作者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