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英语,动不动就要学口语,好像口语不行就很丢人。
同时国人在学语言的时候,被考试思维绑架,动不动要追求对错。
于是,学口语的时候也会继续判断对错,一句话非要说的发音标准,谈吐流利,语法没有瑕疵。于是,本来很简单的传情达意的口语,也变成了另一个地狱。
口语反而是最自由的表达方式,发音可以蹩脚一点,语法可以混乱一点,也可以说的磕磕绊绊。如果语言还不足以表达清楚,那就配合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总之,口语这一块没有必要追求完美。你说me is studen,恐怕也不会让人误解了意思。
我们国人尤其喜欢对人说出来的话语作一番评判,而不去想对方的一句话自己是否明白了意思。可以说这样的英语学习者还是个局外人,还没有进入语言的状态。
人都是喜欢奉承,害怕否定的,而国内险恶的环境实在不利于大家语言能力的发展。互害型社会渗透的太厉害,学语言也要相互伤害,打击彼此的自信心。
以前网络上流行一个短视频,一个东南亚小男孩竟然能用十多种语言来向游客兜售自己的纪念品。大家觉得很惊奇,其实没什么神奇。别人说好语言有现实的要求,如果不会用简单的口语搭讪推销,自己就会饿肚子。
我们学英语恐怕没有这种紧急的需求,一旦有了,我相信大家也会学的很快。其实那个男孩也就熟练的说那几句话,再深入一点恐怕肘襟见肘。
所以,国人哑巴英语的状况并不可耻,都是自己害的自己。好比一群不会游泳的人,在岸上比划着游泳的姿势,一会说你蹬腿的时机未到,一会说我的屁股撅起的太高,最后在岸上讨论了十多年的游泳方法,没一个人学会游泳。
真该把每个学英语的学生放到东南亚的风景区,来一场生存体验,我想英语口语一年半载就会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