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阅读是享受,背诗亦是。今天背李白的《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
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鉴赏】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个人,一明月,一孤影。好似台上一出戏,眉目之间便道尽了悲欢离合。手持一壶梨花白,独自徘徊这繁花碎影之间,举杯邀请那明月共饮,低头才发现携着影子成了三人同欢。李白总是能从那简单的景色之中,提练出令人心神向往的梦境。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间,让你分不清现实与梦幻,但亦心甘情愿沉论。李白在抬头低头之间,将孤独化为了不孤。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的“兴”之起源。李白赋予月亮与影子生命,将其人格化,其充分的想象力,让人不由的心生赞叹。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可是现实终是残酷的,那影子也只不过是追随着我的身体罢了。字句之间,又回到现实,孤独之感又悄然出现。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暂时将与这明月与孤影做伴吧,行乐就应将这美好的春光紧紧抓牢。我高声地歌唱,那朗朗皓月悠悠排徊,我肆意的舞蹈,那幽幽孤影紧紧相随。任那孤单之感在我歌舞之间悄然的消散,我与这皓月孤影相伴,共饮美酒,同度春光。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清醒的时侯,我愿与明月孤影如好友般共寻欢乐。一杯接一杯,酒入肠。等沉醉在这佳酿中,我们便各自散去吧,又要剩下我独自一人,但是愿你我相约,忘却那些纷繁的伤情,在那缥缈璀璨的星河相见。
此时的李白,正是官场失意之时,心中一番热切的抱负,却败给了残酷的现实。黑暗的官场,无人能够理解自己心中的理想。这一种孤寂与郁愤,深深笼罩在了李白的身上。这首诗,以一种独白的形式,诉说了李白从孤独到不孤,再由不孤到孤独,最后独剩自己,但是却与明月孤影相约银河的复杂情景,也表达了诗人起起伏伏不定的心境。独自一人饮酒,但却邀得明月孤影相伴,这样别致浪漫的情怀,除了李白,试问世间能有几人能够拥有?在这番困境中,李白性情中的放浪形骸、狂荡不羁仍是显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