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了,相信每一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比前一年里有更好的表现,更好的成长,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在假期期间,自己也没有完全把时间挥霍掉,利用一些时间读了几本书,这其中《学习之道》就是其中的一本。其实这本书已经在我的IPAD里存了好久好久了,自己之所以迟迟没有把阅读这本书排上日程,是因为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后我就会先入为主的以为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学生来写的。但看完后才发觉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本书所阐述的学习更应该理解为一种广义上的学习,特别是也适合于成人在自己事业上的成长,对某项技能的学习或者是对某个兴趣的培养上等等后。看完后还是觉得有很多有价值的点,就在这假期最后一天写一篇这样的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
讨论这本书内容之前先不得不提这本书的作者的一些生平了。作者乔希 维茨金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了,拿我们最流行的话来说,他应该是世界上下国际下象棋里的最会打太极拳的人,也是打太极拳里的最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并且还能通过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项目的学习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如何学习的哲学理论。看了对他的一些生平的介绍以及他自己写的他的经历,我才开始体会到有些人为什么一旦精通了一项技能,或者具备了某种能力后,让他再去接触其他他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领域,他会比一般人更加快速的入门甚至是精通。任何领域的学习其实到最后,真正本质的能力和方法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就是把之前的那部分能力转移到新的领域中,再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而已。
学习从热情出发
这句话可以说老生长谈了,可试问一下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呢?小乔希六岁的时候跟着妈妈在公园中散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群老人在公园的某个角落里下国际象棋,他本着小孩子特有的好奇心上前去看,就这么一看,从此就在小乔希的内心深处种下了火苗,他深深地被这个项目所吸引,每天都跟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切磋棋艺,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仅仅还是个6岁的小孩子。当他从棋盘上离开回家后,他的脑子里也始终都是各种各种的棋盘布局。这就是热情。
试问读到此段的朋友们,你们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东西或者是什么兴趣能让你们无时无刻不在脑海中想着念着呢?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可能我们光有很高很高的热情,没有资源的话,要进行学习仍然有着不小的门槛。可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获取很多很多资源的门槛没有那么高了,哪怕是以前觉得很难接触到的一些导师,通过六度人脉原理以及现在的微博微信这样的渠道,想认识也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一句话概括,只要你足够爱,没有得不到的资源,学不到的能力。你现在还没有掌握,可能原因只有一个,你还不够爱。
学会思考,不迷信权威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到小乔希的第一个导师布鲁斯,布鲁斯的确是个非常开明的导师,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权威性的老师,而仅仅是把自己看成小乔希前进路上的一个向导。他通过自己和小乔希的对弈来让小乔希发现自己在下棋过程中的一些坏毛病并自己有意识的去改正,并且在引导过程中出现任何争议,他也允许小乔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面的沟通。布鲁斯也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小乔希,让他解释出他的每一个决定背后的思考过程,让他明白每一个决定都不能是随意的,而是真真正正思考过的,哪怕是思考错了,把它描述出来,方便的找出错在哪,对自己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可能我们人生中并不总是有像布鲁斯这样开明的导师来引导我们,但我们可以自己来做自己的导师。在每做一个决定前,都要学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帮助自己理清思绪,当事情做完后复盘的时候,写下自己决定之后的整个思考过程,以便自己以后在面对相似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借鉴。
享受过程,不放弃结果
书中作者提到了两个关于成长的理论:
- 整体理论:一个人的能力和智力水平大多是与生俱来的,生下来后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一个方面。当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在学习或者是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把这挫折看成是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状态,进而也逐渐失去了自信。而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呢?想想我们小时候考试分数下来后,考的好的话,我们的爸爸妈妈经常会夸我们聪明,是学习这门课的料。可一旦我们在一门课上的分数老是不理想,他们又会说我们可能并不擅长这个。就这样,当这样类似的话语一遍遍传到我们耳中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也相信了这样的评价,对自己也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做不做的好的命运,这是天生注定的。
- 渐进理论:一个人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每一个过程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足够的努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成的。你没有做成,可能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方法或者是不够努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克服的,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更不是先天就注定的。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更大的概率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坚持下去。
由此可见重视过程,享受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以一颗健康的心态面对着挫折和失败,才能够从这些失败中吸取到有价值的东西,为下一次尝试能更大概率的成功打下一个基础。一个人要想真正成长,用一颗开放的心态面对失败,拥抱失败,甚至欢迎失败非常重要。失败比一时的成功其实有着更大的价值。一旦一个人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害怕失败,躲避失败,他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性。
虽说享受过程很重要,但是不是说结果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结果也非常重要。对过程的重视,不能成为我们逃避面对结果的借口。我们应该正视自己面对的任何结果,如果是成功,当然要欢欣鼓舞,可是需要知道的是,再大的成功,欣喜的感觉可能也只是一瞬间的感觉,不会持续太久,过了那个欣喜的点后,人生还要继续,还要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因为生命还在继续。如果失败了,伤心就哭吧,尽情的发泄出来,不要压抑。同样再大的伤心的感觉也持续不了多久,时间会治愈一切,当伤心的点过去后,是否能让自己完全平和下来,能认认真真复盘这次失败,找到帮助自己成长的价值很关键。
有意识锻炼自己的软区域
当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一个电话,突然你老板给你的一个任务,好朋友的突然拜访,甚至是窗外突然传来的施工的声音。面对这样的干扰,你们会如何对待呢?对于我来说,面对着这些干扰,我情绪会很容易的失去平和的状态,转而变得非常焦躁懊恼,心里开始碎碎念,谩骂那些干扰源,由此可以想象我接下来的效率会如何了。这种状态作者称之为硬区域。而相对应的,软区域就是指这样一群人会视这些干扰噪音为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并且以一种非常淡定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目标上面,甚至还能通过自己平和的内心把周围的干扰和自己的内部思绪融合为一体,进而刺激自己有更加创造性的想法产生。
作者举了一个他在比赛的例子:在一次比赛中,突然发生了地震,在大家都惊慌失措的时候,小乔希仍然像一个没事人似的思考着棋局,甚至正是这样的地震刺激了他的思考,让他突然有了灵感解决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多么奇妙的一次经历(无从取证,不知道作者是否有吹牛的嫌疑,哈哈)。从此,小乔希受到这件事情的启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干扰下仍能保持专注的能力,让自己不会被这些干扰影响到自己的思绪,然后再能用这样的干扰进一步刺激自己更好的思考,最后再锻炼自己不通过这样的外在刺激,通过内在刺激也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考层次。
这样的训练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不应该把干扰作为影响我们效率的借口了,如何克服干扰,利用干扰,自我刺激本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防止漩涡效应,时刻保持好心态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至今印象深刻:
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站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突然,她朝着迎面而来的车流向前踏了一步。我猜她一定是被这单行道给搞糊涂了。就在她迈出这一步的同时,一辆从天而降的自行车朝她冲了过来。那位骑自行车的人在最后关头努力刹住了车,尽管如此,自行车还是轻轻地撞上了那个女孩,但是没有什么大碍。在我的记忆里,时间在那一秒暂停了。这是那个女孩的一生中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当时如果这个女孩能够及时退回到人行道上,她就能避开这个小意外而毫发无损。然而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女孩转过头来咒骂着那个快速蹬着自行车离去的人。这个时候,一辆出租车从同样的路口快速地开了出来,把她撞飞了出去。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你对漩涡效应有了一定的感知。一个人做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而且犯的第一个错误并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而真正会引起致命的后果的恰恰是第一个错误发生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错误。这种现象相信不少足球迷应该会有感受。我们经常看到过一些足球赛里面,对阵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气势特别猛烈,不断向另一方发动潮水般的进攻,对方门前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眼看进球只是时间问题了。突然,占优势的一方犯了个莫名其妙的失误,对方球员捡了一个漏进了一个球。这个时候占优的球队队员心理产生了很微妙的变化,队员们的步调无法一致起来,战术也不统一,之前的优势再也没有了,失误连连,从而队员心理越来越失衡,直到最后崩溃。试想如果第一个球丢掉以后,占优势的一方仍然能保持丢球前的那种心态,稳扎稳打,结果并不一定会有多糟糕。
那么如何避免漩涡效应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可以尝试采用深呼吸等方法来让自己冷静下来。当然每个人可能有一些特别的更容易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其他方法,都可以尝试。
以退为进
作者关于以退为进讲的是在最初学习太极推手的时候,需要放弃自己本能的抵抗,而在不抵抗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身体如何始终保持放松的状态而渐渐学会如何转移别人的力量。而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一种开放的心态,放下自尊,全身心地学习。
学会划小圈
要真正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学习的深度重要性要高于广度。要如何做到学习的深度呢?需要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挖掘出技能的实质,从实质开始学习和掌握,从而能避免只是学到一些表面上的花样。现如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我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成本越来越小,我们每天都会被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很容易陷入到一种学习的广度的误区中,不断地感知着新鲜的东西,而很少回过头来再针对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这的确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能从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抽身出来,能真正沉下心来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领域进行不断地细化分解,对某一个分解点研究学习练习从而掌握,然后再放到复杂的结构中继续地学习,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的效果。
化困境为优势
我们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境和伤痛。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困境和伤痛,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困境和伤痛。如果我们视它们为挫折,我们很有可能就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可如果我们视它们为一种可以换一种方式面对将要面对的事情的机会的时候,这也许能激发出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能通过这次困境衍生出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或者能锻炼自己不一样的能力,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像作者在书中写的那样他在自己右手骨折不能动的情况下,仍然尝试用一些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自己的左手,渐渐地,自己的左手可以在比赛中做到两只手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就是困境给他带来的收获。
从有意识转换为无意识
我们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划小圈,需要把大的东西细化分解下来,一个个来学习。比如说象棋,我们需要认识每一个棋子的名字,功能,走法,然后学习两种棋子组合起来如何走,再然后要学习三个棋子组合起来如何走,到后面学习所有棋子组合在一起需要按照哪些原则走,通过这种由底层往上的学习,逐渐学习到每个棋子之间有哪些逻辑关联,所有这些功能,原则,逻辑关系形成一个信息组块输入到我们的脑子里,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强化这种信息组块,慢慢我们会发现这种信息组块会慢慢由我们的有意识的部分转换到我们的无意识的部分,我们不需要什么有意识的决策就能很快做出一个决策。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是无意识的,但往往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看到的东西要比有意识的人看到的更多,因为很多东西都已经内化成他们本能的东西了,从而有一些额外的精力来感知其他不一样的东西。
时刻保持自在从容的力量
是否能在任何时候都怀有自在从容的力量对自己是否能足够卓越至关重要。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从容的习性,不论遇到什么情况。
通过这本书中的内容自己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说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人生中探索自我的过程,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任何习性对我们的学习都会带来影响,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习性,所以只有不断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方法来更加高效的掌握自己想掌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