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对于觉山隐窑来说,今年的秋天似乎也比往年热闹不少,热销品赶制、新品试烧,平日里喝茶聊天的时间现在都变得很奢侈,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忙活着。可做瓷器这事儿和干农活有点儿相似,春耕秋收,时候不到,再急也得候着,慢不得也紧不得,如此这般才能烧出好物件、种出好粮食,拧着来,一定出不了像样的东西。
说到农耕,常会联想到一幅「手插青秧背朝天」的田园场景,可能中国人对农耕的情结是长在骨子里的吧。而在将近一千年前的南宋,有心人不仅有感于此,更把这它画进了画里,这个人就是楼璹。
南宋绍兴年间,楼璹时任於潜县令,不仅政绩卓著,还心系百姓、体恤民生,跑遍了於潜十二乡,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米农桑农一起研究种田、养蚕、制帛等传统耕织技术,并用心地以诗画形式记录下来,绘成四十五幅图画,且每幅图画皆以五言律诗释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以说,这本《耕织图》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农书。成册后,楼璹将其呈献给了宋高宗,高宗大喜,不仅对其赏赐有功,还将《耕织图》宣示后宫,于朝野传诵。
就这样,《耕织图》一直流传到了清代,一次康熙帝南巡时偶然看到此书。皇帝阅后,悯农情怀大发,特命善画山水人物的宫廷画家焦秉贞依据原意另绘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焦领旨后,随即参酌原著,动笔成书《御制耕织图》。相比楼璹的藏巧于拙,焦图手笔更加细腻工致。尤其是焦最初擅画工笔,师从郎世宁后,又专功西洋画法,因此在绘制过程中,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工笔与西洋焦点透视法完美融合,不仅工法精湛,且新颖独特,堪称传世精品。
康熙看到成书之后,龙颜大悦,亲撰七言绝句及序文,并在序首钤盖「佩文斋」朱印,所以这版《御制耕织图》也被称作《佩文斋耕织图》。康熙五十年后,《御制耕织图》流行于民间。也正是从那时起,景德镇官窑瓷器之上出现了耕织图的画片,主要为青花和五彩器,并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题材。
在画法上,康熙时期耕织图以涂染为主,就是在浓笔勾勒后,以淡笔在景物上加以渲染,造成青料的晕散效果,并运用康熙山水人物特有的皴法,表现出焦图原画所运用的西洋画法的透视感。而凡耕织图器物皆为重工,虽精巧至极,但非常耗时耗工,因此烧造量并不多,传世量也极少,大部分藏家和玩家更认为其艺术价值远比康熙名品「十二月花神杯」要高。
所以,觉山隐窑在动手复刻此巨著前,揣摩《佩文斋耕织图》和传世品有数月之久。康熙青花耕织图器物,画片主要以单幅耕图或织图形式、或画面局部出现,在背面配以诗文。而我们这次又和自己较上劲,首次将「一耕一织」绘于一只杯子,创烧出一套独有的重工满画「青花康熙耕织图宝盆杯」。
觉山隐窑青花作品本就以康熙青花为主打,因此画工和技法并不需要担心,但这套作品包含了人物、建筑、山石、植被、动物等各种不同元素,对画的细腻程度,以及分水、皴法等技法要求之高,绝非一般画师所能驾驭的。
而复刻名著,将平面画作搬到立体的器物上却是一个难点,这次将「一耕一织」两幅画拼为一幅,首尾衔接而不显得突兀,做到无论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副完整的场景更是加大了难度,尤其是在没有前作参照的情况下,完成全本《佩文斋耕织图》四十六幅画的配对实属不易。而且,两幅原作阴阳向背与景深角度定有不同,需要画师重新构图与拿捏,这些都是最见功力的地方。还好,经过数十次试画后,终于圆满。
作为觉山隐窑丙申年作品的收藏级重器,这款最能代表康熙青花重工满画的杯子,目前市面上流通不足30只。如果您真心喜欢,且有缘遇到,请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