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本书 我与地坛
断断续续 听听看看 地铁上、等孩子碎片时间、咖啡馆。拿起它,喜欢;读起
它,明白了那句“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
如果有机会可以重塑价值观,那一定要看我与地坛。深情需浅述,用深刻而热烈的情感著的书,需要阅历和思考还有体味。
正如他描述的那样:“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愿每个人都有“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的豁达和慰藉,也有“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的勇气和信心,当然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
摘录
我与地坛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我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我21岁那年
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间,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墙下短记
因而得有一种重量,你愿意为之生也愿意为之死,愿意为之累,愿意在它的引力下耗尽性命。不是强言不悔,是清醒地从命。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否则鼾声又起。 但要接受墙
黄土地情歌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穷干涉。
我的梦想
好运设计
所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幸福感,对了。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对了。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不是幸福,这下对了。
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但是,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够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但这虚无与绝望难道不会使你痛苦吗?是的,除非你为此痛苦,除非这痛苦足够大,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除非这样你才能甘心从目的转向过程,从对目的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关注,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同在,永远与你同在,你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直到死神和天使一起来接你回去,你依然没有玩够,但你却不惊慌,你知道过程怎么能有个完呢?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过程都是上帝的巧妙设计。
记忆与印象
“这个爱情故事,好像是个悲剧?” “你说的是婚姻,爱情没有悲剧。” 对爱者而言,爱情怎么会是悲剧?对春天而言,秋天是它的悲剧吗? “结尾是什么?” “等待。” “之后呢?” “没有之后。” “或者说,等待的结果呢?” “等待就是结果。 “那,不是悲剧吗?” “不,是秋天。”
想念地坛
而梵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柔弱是爱者的独信。柔弱不是软弱,软弱通常都装扮得强大,走到台前骂人,退回幕后出汗。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想想看,倘那老柏树无风自摇岂不可怕?要是野草长得比树还高,八成是发生了核泄漏一一听说契尔诺贝利附近有这现象。
扶轮问路
又有谁不是扶轮问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