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读书,尤其酷爱旅行类文学。跟着作者的文字领会异国他乡的情调,实在是件颇为享受的事。
时而沉醉于罗马等富有历史感厚重的城市,千百年前的战争场景早已化作人们脸上的淡定与从容。历史并没有被遗忘,它写在人们的眉眼和心坎里。时而又来到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小镇。人们喝着自己酿的白葡萄酒,吃着炸南瓜花,刚刚烤好的面包,度过一个又一个让人身心愉悦的悠闲午后。
每每看到作者笔下描绘的当地人的生活是我心之所盼时,心中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又会重新燃起。有生之年的愿望清单之一,便是一定要去趟欧洲。好好把南欧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走上一走。
生活虽按部就班的进行中,却是日常琐碎的重复。都市人的生活除了睡觉、吃饭、工作、逛街等。好像也无其他能使生活激起一点波澜的事情了。生活状态固定了之后,时间一久,总觉得有些乏味,很多人也懒得去改变,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每个人,又似乎都有理想中的生活。即便没有具体的指向,大多数人也希望另一种生活至少和目前有所不同。尤其是被生活、工作或是恋爱进入一个逼仄的空间,觉得自己无路可走的时候,便特别向往能够把这种生活抛之脑后,重新换种生活方式。再不济也希望自己可以暂时逃离目前的生活,即便之后还是会面临之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在重压之下,片刻的逃离在被压人眼里都会变得尤为珍贵。
那么,我们在生活一成不变的情况下又能作何,来使生活保持该有的激情和热血呢,我们又能怎样逃离目前的困境呢。于是,出发去旅行便成了一剂治愈一成不变的良药。
如今,网上满屏的诸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起辞职去旅行”等言论撩拨着无数人的心。女教师10个字的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更是风靡网络。每个字都在闪闪发着光,照亮了许多人那颗阴霾了许久的心。
然而总有诸多现实因素横亘在人的面前。我这个月的任务量还没有完成呢,等我有钱了再去吧,等我有时间了再去吧。于是,我们便在欲望和现实之间纠结、徘徊、挣扎,直至打消出行的念头。当再看到别人穿着长裙在沙滩上拍着美美的照片的时候,又才想起自己那些尘封的未尽的念头。
也终于挤出了时间可以去往那些早已在心里到达无数次的地方。订好机票和酒店,带上裙子、相机和自拍杆,便出发了。忙着逛那些必去的热门景区,拍照,发朋友圈,买纪念品,再离开。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回去之后的生活似乎也未曾改变几许。更糟糕的情况是,当我们到达某个地方,发现其和微博上描述的完全不同的时候,当地人也并不如传说中的那般热情,甚至被人狠宰。实际和期望之间的落差足以使我们此生再也不想重游此地。其实,只不过是你对那个地方的期望值太高了。每个地方,你去或者不去,它都会在那里,以它千百年来保持的姿势存在着。
也有诸事不顺,心情特别烦躁的事情。打开电脑,什么都不想做,觉得一切都腻味极了。严重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人生无望了。这个时候,我特别特别想离开原地,去哪里都好,越远越好,好像离开了就能脱离那些一直让人烦躁不安的事情了。
于是,开始计划着要去哪里,开始在网上看攻略。与其说是去旅行,不如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逃离。当然,逃离也并非无益,去往一个心之所在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因为提供了让我们的和内心对话的机会,反而让我们同自己更加亲近起来。这也使得我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好多有趣的人和事,想来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丰富。
当然,如果回来之后能带着调整好的心情来积极的面对之前让你觉得烦闷的一切,那么一切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不幸之处在于,如若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的那些东西里发现美和乐趣,或者去发现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只是寄希望于通过出发来改变现状,改变一切不好的东西,那么逃离很可能会让你失望。
之前网上有篇很火的文章,里面提及旅行不是济世良药,它只是一片阿士匹林,抨击的便是很多人盲目去旅行,抱着旅行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就算是阿士匹林,没有掌握正确的服用方式,服多了对身体也是有害无益。旅行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最多只能转移视线罢了。失恋的痛苦不会因为旅行就消散了,事业的打击不会因为旅行就重回巅峰了,旅行拔不掉你心里的那颗痣。最怕的便是每一次遇到问题,你不想去解决,只想要逃。正确的方式是,承认日常生活的烦躁、困扰,直面自己的压抑和苦闷,并寻求积极的方式去解决。这样会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自然也更有益。
没有那种方式是可以改变所有的困顿的,真要出发,不如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