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一本书《杨绛传》。
说起读这本书,有一个小故事,我有爱听书的习惯,儿子随我,一样酷爱听书。听到介绍钱钟书的书时,其中有评价他的妻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何才女,我很是好奇。
我在附近咖啡书吧恰巧偶遇这本书,于是接下来有空就去『蹭吧』。带一杯茶或是咖啡,边享受音乐,边看书,真是个好处去,比在图书馆更有情调。
每当读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会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的一切,变成一条虫,这就是所谓的『书虫』吧。
在书中,我领悟到一个女子活到105岁,是如何保持坚忍,从容,睿智,宁静。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是经历了多少世事沉浮之后,沉淀下来的精髓。当我们在拼命去追逐名利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淡定,仍记得清来时的初衷。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在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者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经。』
没有高深的哲理,简单平实的字句,这是怎样的一种悟,让我为之感叹。
『无论曾经的岁月怎么艰难,人生怎样跌宕起伏,坚强坦然地走了过来。荣光也好,屈辱也罢,不过全然是过眼云烟。』
拥有如此的胸襟,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我为我的愚笨感到有些羞愧。
『一个人简单规律地生活着,于笔耕不缀中,深居简出。所有的盛誉,没有在好心头激起一丝涟漪。她只守着心中的一方乐土,一室书香,不卑不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人生纷繁复杂,拥有过便无憾这一生。我也何尝不想这样,守一室书香,得一知已,平谈地过一生。
在读到如何才有这样的个性,是怎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呢,我真的很是好奇。万事皆有因,原来他有一个不一般的父亲。
和睦,自由,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中,从不限制孩子的本身的个性,个个出类拔萃。太过于"富贵思淫欲",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不被荣华富贵迷了双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己想成为的『好人』,以自作则,让孩子们也你像他一样。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给孩子们最好的财富,影响一生。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心里产生共鸣。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我把它当作闲聊的话说给我儿子听,没想到他也有同感。
父亲问:"三天不看书会能发样?"
杨绛答: "不好过。”
再问:“一星期不让看书?”
杨绛答: "一星期都白过了。”
知识是女子们生活的利器,可以用来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到后来当他失去女儿,失去爱人以后中,不放弃生活,更不会荒废时光,一个人守书香平谈地生活,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是书给了她力量和方向。
最大的财富永远是那无形的知识。
我最好奇的还是和钱钟书的爱情,那可是万人称赞并让几代人争相仿效的完美爱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当大才子和大才女是在清华园中相识,然后开始长达一生的恋爱,并得到钱钟书"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美誉。
这让我想到那些总喜欢浪费时间来吵吵闹闹的夫妻,是否能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和伟大,并为此珍爱一生。拥有如此美好的爱情,哪还有那般闲功夫为一些生活中的锁事而吵闹,让时间白白浪费在那些无聊至极的事情上。
“我爱丈夫,胜过爱自己。”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经得起柴米油盐。因为深爱,所以他的任何事都比自己的重要。从钱钟书写《围城》的两年里,全是因为妻子催促,分担并推掉很多事才有这样的杰作问世。“伟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为他默默付出的伟大女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还有一个小细节,让我久久陷入沉思。
杨绛和钱钟书在一起看书时,杨绛从书中读了这么一段:
我在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婚,我娶好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钟书深情地答道:“我和他一样。”
杨绛回道:"我也一样。”
爱他,包容他的缺点,从不试图去改变他。只分享幸福于他,烦恼尽交付自己。因为幸福分享会获得双倍的甜蜜,而烦恼并不会因两个人一起分担而变得更少。反之,只会徒增焦虑和争执。
珍惜得到的每一份,而那些没有得到的,皆是本应与自己无关的。
人最大的快乐,全然来源亲人,爱人的陪伴。
对爱情理解如些到位,得最贤的妻的美名绝非虚名。真正幸福的爱情是为对方无私地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生活里有所寄托,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或许是物,或许是人,或许是情感,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因有所念想,岁月才得以变得更加丰盈。
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与世无争,宠辱不惊。
只记得那些美好的,忘掉那些不那么让人愉快的事,这是多么阔达的心怀。这世间有多少小女子能真的做得到?
最后说到她的爱,爱大自然,然后就是艺术。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读到很多,悟到很多。
如此,真好。
杨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