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教师,要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它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它并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就应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后进生。苏霍穆林斯基曾提到,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前面,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生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让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是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如果我们又要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一样的学生,永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的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潜力被扼杀。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可能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2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是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一再的忽略罢了。学生是人,不是工厂的产品,作为教师不妨从尊重他们得现状做起,为每一个学生确定适合他自我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它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者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