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一整天,我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疲乏,23日晚上22点30入睡,24日上午10点30起来,足足睡了12个小时……24日午饭过后血糖调节,感到困意,继续午睡一小时。晚饭后,依旧感到深深的疲倦。24日一整天基本都在休息和静养中,且24日晚上也是22点30左右就上床休息了。
25日也就是星期一,早上差点起不来,用了极大意志起身后。因为身体确实不适,有些起床气,跟母亲发生了一点口角。母亲生气之下骂了一句“你就是个白眼狼!”。我也反过来发了几句火……
在上班的路上,我反思了下自己的行为,首先自己跟母亲发火是肯定不对的。而母亲骂的那句“白眼狼”倒是引起了我的回忆与思考。在我的印象中,我从小就是很乖,很听母亲话的那种小孩。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就是“孝顺”,孝顺孝顺,要孝就得顺嘛。
很多年后,机缘巧合下我去到一个很厉害的声乐老师那里学唱歌,她家里有一只养得很漂亮的纯白京巴狗,叫乐乐。这只京巴狗吃得好,住得舒服,我那老师也很疼它。就是有一点我觉得有点奇怪,老师很少带乐乐出去溜,在我的认知中,狗狗是要经常带出去的,这是它的需求,也是它的天性。
有一次我请老师吃饭,吃完饭送老师回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见乐乐“嘤嘤呜呜”的撒娇似的声音,老师开门后,抱起乐乐,乐乐撒完娇后又貌似有点情绪,怪老师没有带它出去,就朝老师凶了凶。我那老师性格刚烈,立马就发火了,朝着狗狗一顿训,声乐老师训起人来,那气势不得了。我在一旁都懵了……
乐乐就被训到很可怜的样子,嘴里呜呜直叫唤。训完后,老师又抱起乐乐,开始安慰起来,说着“小宝贝别难过,妈妈还是爱你的……”。我在一旁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心一直窜到头顶……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跟狗狗相处的这个场景跟我中学时代跟母亲打电话时的场景简直是一模一样的!那一瞬间,我心中有种明悟,我母亲需要的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儿子,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孝顺的儿子,就像狗一样。为啥人们那么喜欢狗?个人认为最大的一点就是因为忠诚,听话,而且很多狗狗只爱主人一个。而我,以前活得就像一条狗。
“看啊!狗狗多乖多听话啊,多么完美的模板,要是我们的小孩也这样就好了。”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得心声,只是有的可能连她们自己都没注意到罢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臆想,是跟身边很多朋友聊过后得到的一个感受。
老师训狗这个事件过后,我任然很喜欢狗狗,但对狗的思考又多了一个层次。狗是人类的好伙伴,这句话没错,但反过来说,狗只能依附人类才能生活下来,否则连生存都是问题。如果留意一下相关新闻,就可以发现,流浪狗的生活相当的惨。
母亲骂我是“白眼狼”,我也想了想,跟狗比起来,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向占有不怎么光彩的地位,什么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声名狼藉等等……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也一向不太喜欢狼。
但高中读过《狼图腾》(这本书后面很多观点后来我是不认可的,但当时确实对我有些影响)后,我认真的了解了下狼,发现狼确实狡诈,确实凶残。但狼并不“白眼”,它们只是为了生存,懂得适可而止,不会无故去伤害其他生物。狼也不是不知好歹,它们讲究的是“以直报怨”,谁伤害它,它才会报复回去。
“以直报怨”这个观点其实出自《论语宪问》,原文如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大意就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呢?孔子回答说:如果以德报怨了,那用什么来回报德行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后人因为各种原因,有意无意的曲解孔子的原意,结果变成了要“以德报怨”…也不知孔子泉下有知,会无奈还是会愤慨。
现在的我,三十有一,更加追求自我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安全感。我宁愿成为一只“以直报怨”的狼,也不愿意当一只“逆来顺受”的狗!但我,真的不是“白眼狼”,只是想独立而已,这……这难道也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