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无数次,熟视无睹地穿越老城熙熙攘攘的人流,把自己当成一位匆匆的过客。
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当我再一次来到老城,穿梭在熟悉的街道,用真情去感知和触摸,他的模样才真正在眼前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小心翼翼地踏上古朴的青石板路,踯躅在明清一条街,穿行在其间,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无须任何的思考,只管尽心地沉浸其中,林立街边的商铺和川流不息的行人,都让这古朴的街道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朴素。古街两边不时伸出些小巷,窄而长,庭院深深,隔绝了红尘。老城那恬淡的、质朴的、原汁原味的小巷,悠然惬意令人心醉。
一家家店铺鳞次栉比,无数镶黄色金边的红丝绒招牌旗上,文房四宝、金石古玩、锦旗印章、新老书店、古洋乐器、茶楼酒肆,五金交电、书籍古玩,应有尽有;黑漆木招牌上深色的店名也多带有“斋”、“阁”、“轩”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那厚厚的门板,深深的进间,古朴的匾额,透着浓浓的古文化味,昭示着往昔的繁华。
磨肩接踵的客流,或驻足、或留恋、或购置、或闲逛。累了,古街两旁的九府饭庄、林家馄饨、管记水席、刘家不翻、孙记浆面条,保准让你吃的满足痛快。
老门老户的百姓,这让老城保持了神韵,随便走进哪一条老街里,你一定能见到那些皱纹里藏满故事的老人,他们悠然安坐于开满烧汤花或者指甲草的院门前,面对外来人好奇急切的眼神,不躁不急,不卑不亢,气定神闲。
方言,是老城人独有的,据说老洛阳话早在千年前就已是颇为儒雅时尚的官话,说着自然听着亲切。问一答三,如数家珍,每条老街上都有着几箩筐的故事呢。
千年帝都的一些悠悠过往,就悄然藏在老城沧桑古朴的幽深小巷里,藏在老城人平淡庸常的尘世烟火中,过去的日子,正慢慢地倒回来给你看……
老街深处隐藏着李家大院,何家大院,马家大院,史家大院等古宅老院,斑驳厚重的门木里,原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厚墙窄院内,却是别有洞天的另一番景象,穿越狭长的通道,竟还藏着又一进院落,穿堂过厅是第三进院落,更点燃游人的好奇。
青砖灰瓦,厅堂廊柱,檐瓦梁椽,花格方窗,飞檐斗拱,五脊六兽,门当户对,让人像是穿越时空隧道和老城进行对话与沟通。
可惜物是人非,有些老宅早已是人去楼空,破败不堪地没有了一丝生机,有的成了一些做小本生意人的临时落脚点,甚至可以看到从外面收回的杂物纸箱等堆放在院中。石榴树寂寥地守护着老宅,香椿树困在逼仄的空间里却也遮天蔽日,屋顶上的瓦松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院内长满了荒草,一条条青藤或爬上屋顶,或缠绕树干,千方百计探出头去,张望外面的世界。
漫长岁月的风剥雨蚀,并没洗去老城往昔的铅华,它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周公庙、三陕会馆、文庙、四眼井、妥灵宫鼓楼、文峰塔,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以那些老宅上的草丛和瓦松,墙角的苔痕,斑驳的雕梁画栋、厚厚的黑漆木门,无不印着悠久的宁静,洋溢着久远的古韵。
街上拉起无数的红色条幅,临街墙上也喷上醒目的“拆”字,宣告着老城改造的必然。那个有着数千年文化渊源和几百年岁月沉淀的洛阳老城,无言地等待着她最终的宿命。
一些老建筑,随着主人的离去以及环境的发展,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要么被拆毁,要么被湮没在荒草从中,能保留下来的遗迹越来越少了。一些老宅前面,随意搭建着一间小屋,旧房新屋,犬牙交错,电线如网,密不透风,看了实在让人心疼。
十三朝古都,是历史对洛阳的厚爱,我们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守护和延续古城风貌和神韵的重要,因为古风古韵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髓。
更重要的是,它所留给我们的是一座敞开的历史博物馆,是一面观照古今盛衰的镜子,其价值实在难以寻常尺度来衡量。毋庸置疑,这份遗产必须好好地保护和继承,它是一笔财富,更是一份责任。
想起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的一句话:“一座古老的建筑就是一本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时,它还在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