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有娃一族聚到一起后,除了讨论孩子的性格、学业,还要附带问一句:“生二胎了吗?”然后话题就转移到生不生二胎,或是生了后怎么带的问题上。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我也凑了个热闹,养了二宝。
我家大宝和二宝相差7岁。在考虑生二胎前,我似乎从未认真想过生二胎后可能会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一天,当我试想着:好不容易把大宝带到上小学的阶段刚可以享有一些私人时间可以放开手做自己想做的事,突地要一切重来,从0开始养育一个宝宝,问你可怕不?真要吗?
然而,在我的犹豫不决中,二宝来报道了,只能生了。
生了二胎,坐拥两个孩子,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然而,现实会打脸。
养育的现实
大宝和二宝的关系
父母认为的美好:世上多一个爱你的人,欣喜接受。
大宝的真实想法:多一个和我分享父母之爱的人,讨厌。
两个孩子年龄相差有点大,其实真没那么美好。大宝一个人自我中心享受了多年的团宠,一下间多出个妹妹分掉了亲朋们的爱,他其实并不习惯甚至难以接受。
从情感上说,我家二宝的出生,对大宝是一种 “伤害”。我家大宝6个月至2岁时没在我们身边长大,没有和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记得武志红老师曾提过,心理上缺爱的孩子,不要看他的实际年龄,而应根据他的精神胚胎年龄,来给予相应的抚育。比如,我家大宝从6个月开始没在我们身边,那他的精神胚胎可能就是6个月而已,在情感上就得把他当6个月大的宝宝那般养着。
但在我家大宝还未从妈妈这补足缺失的安全感时,妹妹就来了。结果就是,他很不爽。大宝心情好的时候,对妹妹就很正常。但一想到妹妹“霸占”了妈妈,想到爸爸对他说话的语气“严厉”,对妹妹却满是温柔,就心生不快,时不时找妹妹的茬,还趁机打她。
有时候,因为二宝小,出于对她的呵护,我会制止大宝对二宝的“欺凌”,但越是制止,他越要打妹妹。无理到我和他爸爸忍不住了,直接揍他一顿,然后,大宝就哭闹,情绪失常……这种家庭吵闹剧,是每天都会播的连续剧,有时候还一天几次。
我朋友见了,默默地跟我说,她害怕自己生了二胎后,没时间照顾大宝,还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大宝的行为,这个原因就足够让她不考虑生二胎了。
父母其实都想一碗水端平,但实际上,从时间和精力,从两个孩子的年龄对比来说,很难做到平均关注。二宝还小,照顾她的时间肯定会多,对她说话的语气也会不自觉地放柔。而大宝,已经是小学生,我们对他的要求和对小婴儿的要求肯定不同,说话的语气自然不同。但这是作为父母的想法。在孩子眼里,他会觉得,同样都是父母的孩子,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用像对妹妹那样的语气对他说话,为什么不能同时陪他?他也渴望父母同样的关爱。
一个人带娃的艰辛
我同意老人家没有义务带孙子孙女,刚好我婆婆也没空帮忙带孩子,所以我要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虽然老公下班后会帮忙带,但他总会有出差或忙碌无法帮忙的时候,我带着两娃,崩溃画面是这样的:
画面一:
饭点没饭吃,二宝哭着不让我做饭,大宝忙着玩游戏不做作业,一地鸡毛……
画面二:
我一边抱着二宝,一边辅导大宝做作业,二宝好奇心强烈要去拿哥哥的文具,哥哥一巴掌就打过来,二宝哇哇哭……
画面三:
我在厨房忙碌,二宝抱着我的腿哭,我只能抱着她炒菜,累了吧,让她坐我腿上,我一只脚架到消毒柜把手上(这个强悍的姿势,我在阳台上看到对面邻居也做过)……
画面四:
我生病,二宝也生病。整天挂我身上,挂到我怀疑人生……
画面五:
想起好久没更文,但是二宝缠着我,我一边抱着她,一边打字。要不就任她在房间翻箱倒柜,只为求得一时能工作……
……
种种崩溃的时刻,都会让我想起“为什么要生二胎来折磨自己”,甚至有点理解抑郁是怎么缠上妈妈们的。
没有私人时间没有自我
生二胎前,在照顾大宝外,我有一定的私人时间可以发发呆,煲剧看小说,美容扮靓,非要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生二胎后,我完全没有私人时间,有时候等二宝睡了,我独自喝茶嗑瓜子,刚嗑两口,正想感叹这刻的美好,二宝的哭声已响起,真是浮生难偷闲。
整天伺弄孩子的我,“自我”是什么东西?好像不存在的。曾有朋友跟我讲过,她早上起来忙得忘记洗脸了,然后一天也就这样过了,我还曾笑话她,然而,二胎后,我也很快体验上这样的日子。没有私人时间,根本无暇考虑“自我”。
生孩子前请三思
养育的根本是要“教”
主持人李艾未生孩子前曾在微博上直言:生孩子之前有几件事得想好。
李艾的微博
对于她说的这几件事,我很认同,生了孩子就得养和教,对他负责。
虽然每一代人的养育环境、养育观念不同,但“生而养之,养而教之”的主题从古至今并未变过。
让人泪目的电影《何以为家》中,小男孩赞恩对父母的控诉让人震撼:生而不养,更别说教了。
我有个自诩“叛逆青年”的朋友,曾对我说过:“我小的时候父母不管我,当我大了性格成型了再来指手画脚,太晚了吧?”确实,作家龙应台也说,
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孩子十岁以后,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最近不断引发话题的综艺《我们是朋友》中,大S徐熙媛就很认真地劝范晓萱“如果是出于养儿防老这类原因,真的不必生小孩”。
生孩子不要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除了爱,因其他各种原因生孩子,大可不必。否则,你会发现,要不是你被折磨,就是孩子被折磨,对谁都不好,人生也失去乐趣。
请做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
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世上就要尽己之能给她良好的养育环境,如果做不到,生娃请慎重。真正让我认真思考二胎问题的,是因为我有限的时间精力要平分给两个孩子,但有时候会不免为妹妹花费更多精力,而对处于“叛逆期”需要父母更多关注的哥哥陪伴不够,他为了寻求关注做出种种不当行为,让我们备受困扰。
所以生不生二胎,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分配好教养大宝和二宝的时间和精力,别顾了一个丢一个。
要不要翻盘在于你自己
确认队友
养育孩子这事,父母应该是同盟,队友很重要。说实话,我的队友还算不错,他对我的名言是:让你的才华埋没是我的罪过。
他会和我交流、统一养娃理念,帮忙带孩子,同时变样地推着我前行,和我分享各种读书心得,鼓励我做各种尝试,让我得以重拾“最初的梦想”。
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
两个孩子也并不是一直不和谐,大宝也会有需求得到满足,变回讲道理的小暖男,呵护妹妹的时候。妹妹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哥哥,看着哥哥看书,也会拿起一本书,坐到哥哥身边看。
让老母亲心情好的画面也是有的:
两个孩子和和睦睦一起看书;
妹妹蹦蹦跳跳跟在哥哥身后,和哥哥一起玩;
哥哥爱心爆给妹妹喂饭;
还有我们一家外出旅游,看美景吃美食;一起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聊一本有趣的书;听一首我们都喜欢的歌,跟着哼唱……
积极应对,主动出击
面对挫折,改变自己的内心比改变外在的世界来得容易。妈妈的情绪绝对是整个家庭的重心,消极的妈妈会使得整个家庭氛围都一蹶不振。
生活已然这样,抱怨、逃避、拖延……均无用,只是徒增烦恼。妈妈们最需要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接纳现实的心态。
只有父母心态积极乐观,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教养。
网上调侃式的“妈妈带娃终极秘笈”是“多看书,勤锻炼,文武双全”,我觉得完全在理啊,教养孩子,得学习。我看书学习各种育儿方法,学一招就用到孩子身上实践一招。也正是因为有了好的心态和对孩子心理的把握,在养育孩子方面,我的焦虑渐渐消减。
有人说,幸福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掌控度,当你对做某事胸有成竹时,自然会自信,养孩子也是这样。
时代在变化,认知也得跟上,要做成长型家长,在短短的任期内把孩子的三观养好,足矣。
复盘和成长
除了是“**妈妈”,你还应该是你自己。
建议妈妈们如有自己的爱好就坚持下去,如果还没找到一种能让你为之坚持的爱好,就学孩子一样探索和尝试,直到找到你的所爱,然后坚持。你能为之坚持的爱好,会让你获得“心流”体验,找回自我。
但在孩子需要父母教导的时期,教养孩子仍是最重要的事情,时间有冲突时,要事第一。请放下手机,用心陪伴孩子。
你会发现,就算行为再叛逆的孩子,都有温柔可爱的一面,当我的“魔鬼老大”抱住我说:“妈妈,我爱你。”“妈妈,对不起。”当我说腿疼,女儿边软萌地说:“妈妈,摸摸。”边用手抚摸我说疼的地方,我觉得,一切辛苦化浮云,值了。
教养孩子的方法千千万,从研究他们的心理到说话的方式,都有技巧,但大道至简,所有的“术”都汇结于“爱与陪伴”的“道”之下。
积极心理学之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说:
“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
养育两娃,终究是累中带笑,辛苦过后你会发现,养两个孩子带来的挑战,成了你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