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一个模仿的对象,激励他人学习的人或事物。
我们强调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潜台词是相信孩子会模仿父母的所有行为,期待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拥有好的行为和品质。
假设这是真的。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会模仿父母有哪些行为?是选择性的模仿,还是全部都模仿。
我们哪些行为是期望孩子模仿,哪些是不希望孩子模仿的?
孩子如何判断哪些行为要模仿,哪些行为不能模仿?
如果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全部行为,随着孩子在家长面前时间越长,就会变得和父母越像,喜欢吃相同的青菜,或喜欢吃泡椒鸡爪,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在桌前看书,会做饭,和父母一起刷碗,会模仿父母刷牙,用某个牌子的洗面奶。就是说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会和父母相同,孩子做的都是父母这个榜样展现给他们,想他们模仿的事情,两者不会产生太大的异议,爱读书的父母,孩子会喜欢读书,喜欢弹钢琴的妈妈,孩子也喜欢弹钢琴,父母也就不会因为孩子不喜欢吃蔬菜而犯愁,只要自己表现的(或真的)喜欢吃蔬菜即可,父母想让孩子读书,自己只要在家每天阅读即可,省去了催促监督的麻烦。想想这个画面,真是和谐家庭应该有的样子。
事实是这么的吗?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做出的榜样,孩子模仿了吗?
孩子在家和我们做相同的事情,是我们树立了榜样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哪些不同的事情呢?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
如果孩子是选择性的模仿榜样的行为,我们怎么确定孩子会模仿哪些行为,他们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父母能够做到清晰的区分希望孩子模仿自己的哪些行为,不希望孩子模仿自己哪些行为吗
如果可以区分,孩子呢,是否也能清晰的接受到父母传达给的信息。
榜样的力量是让对方模仿自己提倡的好的行为,我们希望孩子模仿自己热爱读书,学会思考,模仿自己有礼貌,遇到困难时候的坚持和坚毅性格;不希望孩子模仿自己在厨房用刀切菜剁肉,触碰盛满滚烫牛肉汤的碗,不希望模仿自己控制不住的脾气,爸爸的抽烟喝酒,到处乱丢臭袜子。
孩子如何判断哪些是我们希望他模仿,哪些是不希望的呢?
我们还无法准确知道,可对孩子来讲,可以推断孩子想做的永远是觉得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比如想再吃一个草莓味的冰激凌,觉得爸爸妈妈藏起来的糖更香甜,其他小伙伴手里的玩具更好玩,想站到一个长满枯草的高墙,爬上一个搭着鸟窝的歪脖子树,想想再看一集《小马宝莉》。可这些事情,对父母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情。
孩子很难判断父母的意图,爸妈在自己面前吃冰激凌,对孩子来讲,这是一个期待模仿的行为,如果父母不让自己吃,他/她不会觉得这是父母担心自己吃坏肚子,而是坏爸爸坏妈妈。爸妈在孩子面前看书,对父母来讲,这是一个期待孩子模仿的行为,孩子却觉得看书太无聊,更想玩会儿游戏或看动画片。
以上是基于假设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树立的榜样。
我们会看到,很难分辨孩子在家庭中的哪些行为是自己树立了榜样的结果。
孩子大一点的家长都会发现一个现象,一旦孩子可以不依靠父母行动自己独立行动,相比家长,他们更喜欢和小伙伴玩,这是为什么过去大院或农村的孩子,经常到了饭点父母要喊几次,孩子才依依不舍的和小伙伴说再见,用脏手拍拍更脏的衣服,跟着爸妈回家。有些家长从来没在孩子面前说过脏话,孩子也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说过,可在幼儿园无意中听到孩子竟然冲着另外一个同学骂了一句觉得特别难听的脏话。
随着上了幼儿园,再到小学,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已经不了解,不知道他那个小脑袋里想了些什么。
有些家长会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可能存在(假设这个影响是榜样的力量),但有限。孩子天生就有给事物分类的能力,在3个月时这个能力就表现出来,到了6个月大小就能够分清楚大人和孩子的面孔,当看到陌生成人的时候会害怕,看到同龄的孩子则大多会表现出更多的亲近感。在孩子眼里,大人和孩子是两个安全不同的两类人。
我们的传统文化高估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以语言为例,语言是一个完全受环境经验学习到的社会行为,我先澄清一下,语言是后天习得的,但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学习语言的先天条件,是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和种族、男女、才智、四肢是否健全无关。每个大脑正常发育的人都能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即使有些大脑不正常的人(我们说的傻子或精神病人)也一样可以习得语言,只是环境决定了他习得哪门语言而已。
现在,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要教孩子说话,孩子一出生我们就会和他们聊天,教给他们喊爸爸妈妈,当他们有反应时,我们就会激动不已,于是在我们的鼓励下,孩子在1岁时候开始说话,2岁时候开始用句子表达意思,4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熟练使用语言了。
可你想象下这样的场景,一个带着三五岁孩子中国家庭,移民到美国,父母都说普通话,孩子在家庭里学会了普通话,但到了幼儿园,发现完全排不上用场了,这个孩子肯定会发懵,并毫不犹豫的抛弃原来的语言规则,重新适应新的世界,模仿同学能听懂的英语。同理从云南乡下跟着爷爷奶奶说家乡话的孩子,跟着父母迁到北京,也要迅速模仿其他孩子学说普通话。他们从爷爷奶奶身上学到的语言,不会带到外部世界,因为没法用。时间久了,他们很容易做语言上的切换,就像有一个按钮,在幼儿园说英语,回到家,啪,切换到汉语模式,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代码转换。
如果需要榜样,孩子更可能模仿身边的同龄人,他们会看同龄人看的动画片,说着同龄人之间流行的暗语。只有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才切换到父母的频道和父母沟通。
我们受到不知道从哪儿开始的文化影响,一方面坚信自己树立好榜样,一方面相信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孩子,一方面发现根本就不管用,搞得自己精神分裂,头疼不已。
传统的假设认为,孩子生下来脑袋空空,需要父母把它填满。
除了自然演化外,孩子确实在出生后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演化证据显示,父母不能垄断孩子的学习,也不能指望通过给孩子树立榜样,就能从父母那里学到好的品质,而且单一学习途径,还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行为遗传学大卫·罗指出,父母垄断孩子的学习,会造成与社会中同伴之间新观念新思想的割裂,让孩子向同龄人和其他长辈学习,孩子将受益匪浅,而且和同龄人的交往更符合当下他们那个年代的契合度,更好的融入团体。
榜样面临父母和孩子利益的冲突,对父母有利的事情,对孩子不一定有利,比如有的父母为了想要二胎,就早早给孩子断奶,可孩子希望吃奶的时间越长越好,才不管后面的弟弟妹妹。如果妈妈给自己断了奶,后面弟弟妹妹吃的时候,对孩子来讲,不算什么好榜样。
同样,父母觉得对孩子有利的事情,孩子不一定觉得有利,上面有所述。
当然,孩子确实可以从父母那里学到东西,但不仅仅从父母那里学到东西,父母这个榜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孩子通过遗传,继承了父母身上的特质,这部分特质,让父母和孩子拥有一些相似的行为,共同的喜好,部分一致的对待孩子的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 600 万年演化的结晶,演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默认的一致性行为,以及个人的特性,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离父母越来越远,携手同龄人向未来狂奔,越来越远,直到上一代人消失,新的一代出生,人类就是这么繁衍生息千千万万年。
当然我并不否定不做榜样,我们只是换一个角度考虑,榜样的作用可能远远小于我们认为的影响。我们无法掌握孩子的未来,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孩子的现在,我们可以决定孩子过得好还是不好,每天尽量开心的和他们相处,度过美好的亲子时光。
养孩子是每个家长一生中最重要的负担之一,但为人父母是生命中第二个身份,第一还是做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完善自己的性格、赚更多的钱,能有能力给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好的教育及成长机会。
注:
参考书单:
《教养的迷思》《语言本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