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有个热搜,在安徽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里,一位前HR经理抛出了“会对非985高校的大学生区别对待”的话题。节目中,非985高校毕业的小伙子问HR,为什么和985的高校生一样,都没有经验,但是有些公司却更愿意要985高校毕业生。
HR直言说,如果问非985高校毕业的学生英语怎么样,可能会说过了四六级;但是如果问985高校毕业的学生英语怎么样,可能就会说雅思、或者托福考了多少分。同样学金融的,可能985的还没毕业,就已经在大银行实习了半年,而大多数普通学校的学生,可能根本就没机会进去。
这位HR还直言,同时收到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简历,会直接把普通大学同学的简历放一边。
那么为什么HR们,这么喜欢名校毕业生呢?几乎人人都知道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同样应聘大企业,学历低的往往都是最先败下阵来的。
名校毕业生天然优质?
有位事业单位的HR说,“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
另一位事业单位的HR说,她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还说根本就不用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因为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优中选优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HR很难有精力,再去仔细甄别一个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BAT这样的巨头公司,在自己的招聘系统里,一开始就设了学校条件,所以非名校毕业生,即便是往里面投简历,有时也并不会被HR看到。
有一位自媒体作者浅浅,在一场人力资源讲座上,听一位资深HR说了这样一段话:
“平台的重要性无可代替,不读书只能换来一生卑微。多年前说有人说985是软卧,211是硬卧,普通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只要能到目的地,没人管你是怎么来的;事实上985是飞机,211是高铁,普通本科是动车,专科是普快。名校毕业生都已经飞出地球了,你还在原地挪窝。”
有一组数据显示:985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68.7%的应届生获得大企业offer;211高校应届毕业生中,50%获得大企业offer;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有74%尚未获得offer。
在一个视频里,考研名师张雪峰说,“学历越高,进入大企业的几率越大,这就是你是不是名校毕业生,最直接的差距!”
有个CEO反驳说,“我自己公司的员工,没有一个重点大学的。”
张雪峰是这么回怼的:“所以你不是世界前500强。”
张雪峰还说,那些说学历不重要的世界五百强,都是骗人的。
有人说高考,可能是出社会前最公平的、不看脸不看背景的筛选了。走出学校以后,社会的门票只会越来越贵。写了爆款文章《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那位北大研究生,有的同学听说他本科是三本后,直接就说,没想到北大的生源已经这么差了。
尽管这位作者因为本科是三本,而遭人嘲笑,但他后来获得了专业第一,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拿到了北大专项学业奖学金、院士奖学金和科学实践创新奖学金。而人家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文章,也是因为实力变强了,不怕袒露自己本科是三本学校的了。
一张高校文凭,未必肯定能把你送上顶峰,但却可以让你避免跌落谷底。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只对于普通大学是这样,名校毕业生根本就不需要敲门。
《站着上北大》的作者甘相伟,原本只是北大的保安,后来考入北大中文系,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跟着优秀的人,不自觉就会用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所以当你毕业开始找工作时,当你觉得大公司不给你机会是歧视时,那你削尖了脑袋想进大公司,是不是对小公司的歧视呢?
曾经有一个二本大学的老师,她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因为当你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学校,为了避免自己显得“不合群”,你可能不由自主地降低了自身的标准,从而去适应这个环境。
要知道,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一生。
上名校有没有用,从工资上就能看出,职场服务网站iPIN,在今年曾调查过高校毕业生五年后的薪酬排行榜。
清华毕业生5年后,平均薪酬达到14918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列二三位,分别为14205元和13739元。
有些人总喜欢,拿马云的毕业学校,也是普通学校来说事,但是全国十几亿人,只出了一个马云。为什么要拿一个小概率事件,来以偏概全呢?
那么,没考上重点大学的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们,就没有希望了吗?
当然不是,高中时没努力,或者运气不好没考上好大学,还是有出路的。其中第一个就是考研。
解决办法①:考研
有一位朋友,在某中央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专业精进的前辈,这些前辈,让她从单纯地热爱文学,发展到非常有新闻梦想。但是因为她不是名校硕士毕业生,单位不可能给解决编制、户口等问题。所以她才意识到,一定要考研。现在她已经开始考研了。
前面提到的《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作者丁鹏,也正是在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上了《诗刊》杂志社编辑,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亚军彭敏成为了同事。所以,考研可以改变命运,一点都不虚。
解决办法②:即使在非名校,也努力学习
努力学习,再俗套不过的话了,然而真正落实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上了大学,就开始随心所欲了,日常生活变成了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晚上嬉闹、白天补觉。虽说任何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但是在很多重点大学,即便是在春节刚过的图书馆,也有很多在学习的。
一位“双非”学校的老师,这样教育学生,第一,认真学习总会有机遇;第二,勤奋工作总会有收获。很多时候,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自己无用,不是学校不行,而是自己不行。
Ps:
欢迎移步我的微信公众平台:青青FM(微信号:qqfm365),每天上午9:20都有好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