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教育也已经全面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学。如今语文教学也插上了技术的翅膀,使教学过程色彩绚烂,活色生香。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字词、阅读、写作教学的方法,提供一些技术使用的案例,以期能给予语文教师交流与借鉴,让学生能更生动有趣有效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更多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即使在农村学校,电子白板、录播教室、新型教学空间也已经逐渐普遍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了。教师用课件上课也已经不是新事物了。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于教学不仅仅就是“用课件上课”这一单一的项目,它有更丰富更广阔的应用天地。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善假于“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恰当运用,那么,语文教学会更活色生香,灿若云锦。
笔者基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以自身教学实例来探讨用“信息技术”来使语文教学有趣有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观照:
一、借用庞大数据资源,追本溯源教字词。
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是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字词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现在语文字词教学普遍单一死板:
第一种:板书难写的字,让学生解释重要的字词2-3个,利用作业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音形义多遍(一般为3-5遍),然后听写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对字词的讲解、启发太少,完全靠课外的死记硬背,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二种:教师利用PPT“检查预习”,将字词齐读一遍或让学生轮流读并解释。需要学生在课外作好预习,但从课堂检查结果看,预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也运用了课件,但是这样蜻蜓点水的字词教学是没有真正的效果的。
这两种是平常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中的字词只是没有意义的符号,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作为语文老师,都明白我们的汉字是有丰富地意蕴的,每个字可以说都是一个生命,有它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如何得知汉字的发展呢,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1. 百度查询。百度查询有两种结果,一是百度百科,有这个字的小视频解析;二是百度汉语,优点是有笔画顺序,可以把顺序的小动画下载下来,让学生掌握笔画。而且最基础的字形字义也都有了,比较方便。
如“溯”这个字是初中一个重点字,通过百度查询:
2. 汉典查询。教学文言文时,汉典中的国语词典、字源字形的内容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这个字的发展脉络,对学生记忆古文字解释很有作用。
3. 象形字典。就如其首页所说的,查一下字就“活”了。它将这个汉字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而来的过程用文字和思维导图的解析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些资源,可以借助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就如“溯”字,这里就包括了字的读音、部首笔画、基本字义,详细字义等等,而且有典籍中的运用和解释,非常全面。利用这里的“形声,从水,朔声,本义:端直地逆流而上。”可以掌握字形结构,使学生就不容易再读错写错了。这种方法除了用在一些生僻字、易错字教学上,更可以用在文言文的字词理解上。
如在教《论语》时,可抓住了几个字进行追本溯源,可令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对意思理解也有很大地帮助。
如“习”字。通过查“汉典”,得到《说文》中对“习”的解释是“数飞也,从羽,白声”。也就是小鸟练翅学飞。“习”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就解释为“演习”。
又如“省”字。运用“汉典”,以及汉字网进行溯源。本课中有两个“省”字:“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是“反省”、“省察”之义。“反省”、“省察”,这个意思本来就很抽象,学生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记住。所以通过网络,下载了一些书法的图片,进行这样解释:
“省”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一个箭头下面一只眼睛,表示有东西进入眼中。发展到小篆,在箭头和眼睛之间加了一条眼眉,因此本义仍然是“看”。如“省亲”、“省视”。后来由看外界引申为看自内心世界,就解释为“反省”、“省察”,如“发人深省”、“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些网络资源数据库,给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字词演变资料,我们语文教学通过字词溯源,让字词的知识就如生命一样活了起来,有了一个发展传承的过程,学生对文字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形象,不仅提高了学习文字的兴趣,也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整理典藏电子书库,游刃有余读经典。
初中阶段每一学期均有几本名著需要学生去阅读,是必读书。而且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多阅读,而现实是有很多学生不愿意花钱去买这些名著,也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看,那怎么办呢。于是笔者就用自己储存在电脑中的大量的名著加以吸引。通过几年的积累,我在自己的电脑中储存了大约五千多本名著和其他电子书籍,并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整理。如:
有了这样的资源库后,取舍就非常方便了。首先将这一学期的必读书提前拷贝到班级电脑中,由一人负责,利用空暇时间,就可以播放让学生们阅读。学生也可以拷贝了自己在家里看。不用花钱买,又能名正言顺用电脑,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事。当然我也跟家长通好气,不能让孩子们“借看书之名,行游戏之事”。
其次,在讲解课文中涉及到某一位作者或者某一本书籍时,我就可以随时打开“书籍”资源库,让学生浏览一下目录,了解大致内容,增加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
最后,当学生因哪一本书的某个情节发生争论时或者学生因某一个问题有疑惑时,我会将有关的电子书展示出来,放在教室电脑中,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解决问题。由此,即便是暑假,常常有学生打电话问我要某一本书的电子书。
当然,仅有资源库是不够的,平时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为基础,我常开展一些“读书会”、“谈谈最喜欢的书”等活动,并以实物书作为奖品,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
有了信息技术的资源库后,我们的阅读可以变得更简单,更便捷。它给了我们更广阔更丰富的读书世界,也给了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这份资源库逐渐成了学校语文组的共享资源,它也在逐步地丰满完善起来。
三、音视频全方位介入,增光添彩入情境。
语文课中创设情境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诗歌及抒情散文,在情境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而利用信息技术的光影,对历史年代久远,又饱含激情的文章,就能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就如今年春节档所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电视节目,将《尚书》、《论语》等经典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对学生进入古文情境是非常有帮助的。而现在这些节目很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将声音、画面、光影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优美的散文或者诗词教学,一定要创设好情境。如在《乡愁》教学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增光添彩。课前准备时,打出思乡人在海边遥望的画面,伴上马思聪小提琴曲《思乡曲》,以其悠扬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和音乐让喧闹的学生渐渐安静下来。课上,展现一段的洞箫曲,一幅《静夜思》图,一段导语:“对阔别家园的人而言,乡愁就如一缕茫远而又缥缈的笛声,总能在有月亮的晚间响起。那种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时常会漂浮在每一位游子的心间。”由此唤起学生对思乡诗词的记忆。如教学《安塞腰鼓》,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这样壮烈的舞蹈他们是没有见过的,而且这个岁数的孩子对这一类的民族曲艺更是接触很少,如果没有对安塞腰鼓的印象作铺垫,课文的情境是很难进入的。因此,在课前,是一定要让学生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的。
再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人物的语言很关键。因此,课堂上特意将动画视频中的声音用“会声会影”软件去掉,然后用手机录下学生角色的朗读,再用“会声会影”将声音配上去,学生很有成就感,朗读也自然很卖力,很认真地去咀嚼人物的语气语调。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不能仅靠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前还需深入文本,因必要才引入。作为语文老师,在课件运用的同时,更要以自己丰富的语言,细腻地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中,脱离文本的那些哗众取宠的多媒体运用不仅不会给学生感悟文本增光添彩,往往反而是画蛇添足了。
四、学画思维导图,结构思路预写作
老式作文教学,师生互动效果不好,作文课学生无精打采,长此以往形成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痛的局面。新的媒体技术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进行评析,找到写作的路径。还可以通过屏幕显现大量材料,启发学生对命题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具体如下:
1. 贴合时事做选题。
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网络社会洪流下,需要启发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有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因此,会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作文选题。如展出一张“丁真”的照片,让学生评论“丁真”事件的影响,针对“纯真”和“炒作”进行辨析,训练思辨思维。有的学生只关注表面的,人们喜欢看到纯真的笑;有的学生能从这张照片引出这类事件;更有的学生能对这类文化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思维不断深入。学生边思考边画,对他们的思维锻炼是非常有效的。
2.头脑风暴做选材。
在写作训练时,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文章的主题,或者拿到作文题很难思考。于是我尝试采用头脑风暴露的方法进行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
现在WPS和mind的软件都能进行头脑风暴的记录,因此,上课针对学生所说的内容,将之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写作上有参照,有依据。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结构化思维。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作文审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平时做一些积累,如拿到一个作文题时,直接在WPS的思维导图中将学生想到的点进行记录,结构清晰。或者教学生进行一些好词名的积累。
3.百家争鸣评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互动的环节,特别是作文的评改,并不单单是教师-学生的单线交流,而是应该全方位立体式的交流。因此,我常常将学生的作文打成电子文稿,放在班级电脑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评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学文章中的妙处。如学生互评作文,比老师评得还细致,认真。还将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投票,评出最佳的作文。
当然教师还可以开发学生的作文公众号,把优秀的作文展示出来。或者在之江汇的班级空间中,将优秀作文进行展示。
《劝学》中曾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们来说,是一种新新的教学工具,善教者应该因势而利导,使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更广阔、更有效。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无限广阔的,教师只能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的信息素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善假于“技”,让自己的教学灿若云锦。
参考资料:
1.全日制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包玉凤,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深度融合研究,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1
3.师红丽,加强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小说月刊,2018.14
4.赵志浩,《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证解,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