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后,你爱上写作了吗?
开始持续写作以后,第一个22天的小目标是:
忘掉套路,忘掉读者,写出我心。
在这22天里面,我们的任务就是不带任何目的,痛快地写。不要担心文章的阅读数不高,莫言在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书出版社编辑也不怎么待见,因为跟郭敬明的销量实在差远了。
昨天,和菜头写了一篇文章,《普通人的妙笔》。他在这篇文章里写道:
父亲节这天,我的朋友一毛不拔大师在微博上搞了一次活动。请粉丝在留言里写一下自己或者伴侣喜当爹那天的历史或者感悟,然后由我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条,一毛不拔大师会赠送作者一台AirX空气净化机。
前后一共收到了512条留言,我选中的那条是这样写的:
备孕四个月终于看到了验孕棒上的两道杠,我故作镇定地给老公看,他可能是刚睡醒的缘故,呆呆的看了将近一分钟,说了一句:“那家里的螃蟹咋整?还吃吗?”---@邵雅思念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普通人在不经意之间写出了非常绝妙的文章,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非常平实朴素的一个问句,但是丈夫的担当、决心和勇气,都已经体现出来了。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即将到来的孩子,置于家庭的最高处。
邵雅思念在无意之间就触碰到了写作的秘诀:诚实地记录你的生活,选取那些你认为有趣的片段,不要用文辞去做修饰,不要考虑文字的长短,不要在乎结构和文笔,写下来就好。普通人也能写出神来一笔,让职业作家都为之赞叹。因为,其中拥有职业者所不具备的纯真力量。
简直不能再赞同,你们好好体会。
素材库的重要性
进入第二个22天后,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的写作表达,那么请把你的小目标调整为: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在学习演讲的时候,好几个前辈都告诉我:“你要开始有意识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了,这将决定着你的演讲是否顺畅。尤其是即兴演讲的环节,素材库的作用尤为突出。”
我刚开始我没意识到,后来听了不少厉害的脱口秀主持人以及演说家的演讲视频,发现真是如此。把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最能打动观众,这不也是上文提到的真实的力量?
比如我每天早上都会听樊登老师讲书,他讲书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爱听?就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在讲书本身的内容,还融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讲沟通的时候,他常常讲到自己的老婆、房东、朋友等,讲教育的时候,又会举儿子嘟嘟的故事。听起来引人入胜,而且很容易记住他的观点。
这就是他的常用素材。身边的一切都可以进入我们的素材库,比如我们自己的经历,读过的书,听到的故事,兴趣爱好,等等。
我认识的设计师、PPT达人、作家都有自己的素材库。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骑行爱好者。他每次演讲,无论讲到任何事,都能拿骑行来做比喻,完全不觉得突兀,而且大家都记住了他爱骑行。骑行这件事就进了他的素材库,而且也是他的标签。
而我喜欢跑步,我也常刚刚拿跑步举例,这就是我的素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我讲过,写作和跑步一样,练得越多,成绩越好。我刚刚开始学习跑步的时候,跑两公里都感觉要死要活、汗流浃背,或者岔气胸闷,但是我没有放弃,从2公里到5公里,再到10公里,跑完第一个半马的时候,我已经彻底爱上了跑步。
在自控力这件事上,跑步不也是一种自控力的修行吗?而你的修行在哪个领域?
素材库到底怎样建立?
1.大量阅读+摘抄。
阅历不够读书凑。“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上中学的时候,我特别爱读书,那会儿还没有电脑,好多书都是借来的,只能靠一个本子一支笔来老实记录,不然就再也没机会找回那些绝妙的观点和金句了。所以那时候写作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好玩的游戏,乐此不疲。
现在条件如此便利,便签/云笔记/备忘录/讯飞输入法,收集素材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但是,收集以后,你给自己留了反复阅读的时间吗?不要以为收藏了就是你的了,阅读也是需要复习的!
2.兴趣点+思考归纳。
有些人好奇心重,兴趣广泛,这非常好,这正是最不必耗费力气的素材来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有了素材库。
你还必须常常反思、总结、归纳,尽快开始把这种知识与其他观点融会贯通的练习。为什么匠人备受推崇?你不觉得他们都有一种把自己的手艺哲学化的能力吗?
我也常常惊叹:村口的大爷原来也是哲学家!
要想加快收集这种岁月带来的感悟,那就要不断地刻意练习。
3.与牛人交流。
这无疑是快速提升认知的捷径。这种交流有很多方式:直接去认识他,在行约见他,微信微博给他留言,也包括学习他的输出内容——书、文章、演讲、讲座、直播等。
这种交流将会带给你比阅读更深刻的体验。
4.认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还在焦虑每天写什么,那么就回到文章的开头,学习一下那篇74个字的故事。那就是你天然的素材库。
我们哪有那么多跌宕起伏要生要死的故事?把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同样可以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