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于儿子来说,应该是难过的一天,在他眼里,他的妈妈应该像个面目狰狞的疯子。
早餐他依然延续了往日拖拉的风格,慢慢的吃,偶尔还玩点别的,出发的时间点,总是没吃完总会面露苦涩的说不想吃不爱吃吃不下了。然后匆匆忙忙穿上衣服跟着等待多时都快迟到的爸爸出门。这次我坚决地让爸爸走掉了,留下在背后哭天抢地的他,想给他一个教训,不要总是耽误别人的时间。不知道是因为爸爸心软还是正好在路上要回来发一个紧急的邮件,过了一段时间回来带走他去了幼儿园。
睡前阅读认字母表 ,那反复教了很长段时间的大小写字母,依然不断的认错。孩子你慢慢来,但到这个时候真是崩溃,教了这么多次这么久为啥老是认错呢?耐心恒心顿时全无,气急败坏的扔下书,不教了关灯睡觉。又引来他的一场害怕地大哭。
看着他的样子,又觉得不忍心,睡着让他过来,一起躺着聊聊为什么我会生气,但问他相关的事情,避而不答。于是转移话题,聊明天学校要跳的舞,才慢慢的笑着跳着睡着了。问他,你讨厌妈妈生气的样子吗,他会说,不讨厌。看着他熟睡后的脸,特别后悔自己情绪的失控。
孩子你慢慢来,这个道理都懂,但总是有那些个情绪崩溃的时候,崩溃之后又会不断的自责和后悔。有时候我想,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急躁不安?也许是时不待人的时代,也许是急功近利的自己。
反思最近的我,确实是特别的焦虑。以前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肆意的成长,在5岁之前我确实遵循了这个规律。拿学英语来说,我想就是做一个基本的启蒙,只是在家看一些英文的动画片碟片等,而没有送去英语培训班。来这边读全英文的幼儿园想着孩子有一个适应期,也没有增加额外的培训,就在幼儿园慢慢的适应吧。四个月的时候,也有不小的进步,能够说一些单词和日常短句子了。但因为这边5岁就会开始步入小学,先上一阶段,好些学校都会面试英文,于是想他快一点掌握早一点适应,开始自己教英文和去找英文培训班了,在自己教的过程中就发现真是教到想吐血。但我在自己写下这些的时候,发现自己真是要求太高了,想当初自己初一的时候,好像字母都认了挺长时间,时不时会在认单词的时候回去翻字母表渐渐的才认识。而他每天只能放学回家的时候教短短的时间,我怎么逼他在这么短的练习时间内迅速掌握呢?
又因为考虑会回国读小学,听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说,要求很高如果不提前认字,会发现连题目都不认识。然后又想着让他早一点识字,也能够早一点开始阅读。但教汉字真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我每次都想感慨,我给你读了那么几年的书,为什么你还不认识这些字呢?就像我们成人感慨“为什么看了那么多鸡汤,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
专家说,六岁之前不提倡识字,但六岁入学的小朋友,老师说不提前识字会很难过;专家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社会舆论又告诉大家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听谁的?怎么做?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有一条最完美的路,就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作为普通家长的我,尽量在学习尽量在做,但限于能力,我觉得自己并没做得很好。我无奈地给爸爸说,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只能说,我自己在努力尽力而为。
其实有时,我也想索性让孩子在国外教育中成长算了。曾参观过几所英式教育的学校,小学阶段,教室和幼儿园是一样的,没有一排排的课桌椅,有更多的教具和活动的空间。国外的教育,更注重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让孩子更多的动手和游戏,希望他们在游戏中掌握技巧和基本的方法,并萌发学习探索的兴趣。比如学加减法,小学还需要用手指和石头等数,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希望是背加法表乘法表,心算速算,很快很准确的算出来 。而国外老师的意见,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加减法的意义,明白这是为什么。
在心智更成熟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高中阶段,就会有一个个的课题,培养他们研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大学阶段和国内的教育恰恰相反,我们的大学就是一个放弃书本的过程。有多少人本科的论文是真正阅读几十本参考书目和调研做出来的(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吧,精英学校还是有研究学习氛围的)。
其实于我内心深处,更看好国外的教育方式。感觉更遵循孩子发展成长的规律,同时也能让我少一层焦虑,不会因为学校倡导和实际情况的矛盾而纠结动摇。但依然放不下中国文化的学习,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失掉中国文化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也许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只是在国内那就随大流做应该做的事。所以终归到底,所有的焦虑纠结,都还是源于我自己的内心,而发泄到孩子的身上了,想起来真是惭愧,连自己都没想清楚就逼着孩子快快的成长。真希望孩子能地理解妈妈真心说的这声对不起。
也许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家的小学语文课本是在一位韩国妈妈手上买的。她应该是朝鲜族的吧,嫁的一位韩国人。我看她家的绘本,是中文的,韩文的,英文的都有,孩子要同时学习三门语言似乎功课也是非常的繁重。也许这种焦虑会一直存在,但对我而言,怎样从焦虑中找到好的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