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鲁尼在学骑没有辅助轮的自行车。爸爸扶着他骑了一会,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让他学着自己滑行找感觉。
开始,鲁尼不太愿意,有点害怕。在我们的鼓励下,他慢慢找到了感觉,于是绕着小区练习了好几圈,直到吃饭时间到了,他还不愿意回家。
只见他目光紧盯着前方,脚下一遍又一遍在滑行、落地之间切换,神情之专注,让我不禁想起他小时候的那些事。
1岁时,他学走路,不停地摔倒、爬起、向前,从来不哭。当他终于能走到我身边时,兴奋地又连续走了好多遍,乐此不疲。
2岁时,有一天晚上,他发现自己能够完整地说一整句话,于是,他用了几乎半个小时,很专心、很努力地重复那句话。我在旁边一直很耐心地倾听着,鼓励他。当终于能流利地说出那句话来时,他兴奋地在床上蹦蹦跳跳,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自豪感。
3岁半时,他进入了写字的敏感期。一有空就用各种笔在画板、纸上、墙上、地上写字。就像蒙台梭利描述的那样: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活动像一股洪流一样势不可挡。以至于经常到吃饭时间了他还不肯停笔。
4岁时,他又对连线、迷宫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一天,我买回来一套牛津阅读树,他一下子就把那一套书里所有的连线、迷宫都做完了。期间表现出来的状态,真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5岁时,他开始练习跆拳道。每次上完课回到家,他都要扮演教练来教我。他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动作要领,那严肃、认真、专注的神情,俨然是个真正的教练。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在大人身上很难看到的东西,那就是高度的专注!
02
有很多父母为孩子专注力差而烦恼。曾有人就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3岁了,连一本书都没有耐心听我读完,做其他事也总是不专心,东搞一下西搞一下,请问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因为我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孩子专注力差的问题。
可是,仔细想想,要说为什么我孩子的专注力有这么好,我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不打扰。
学走路时,在旁边看着,从不着急去扶他,即使摔倒了,也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学说话时,看着他,等待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完,就算说错了也不急于纠正。
刚练习写字时,不教他笔顺,让他随意照着“画”,即使从右到左,从里到外地写,那又有什么关系?
教我练跆拳道时,做他的好学生,耐心地听他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从不打断……
做这些事,从来没有参照任何育儿教科书,完全是出于母亲的本能,出于对孩子的爱,因为我特别喜欢看孩子专注做事的模样。
没想到我的不打扰,却误打误撞,让孩子拥有了做事的高度专注力。
后来看书,发现我的“不打扰”的育儿理念,还真的有相关的理论支持。
那就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的:“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蒙台梭利说,“工作”是孩子的本能,不需要大人的强迫。孩子受本能的驱使,自然会专心地工作,以实现自我的发展。大人需要做的就是,不阻挠、不打扰,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在蒙氏“儿童之家”,老师会准备好各种“蒙氏教具”,让孩子们自由活动,鼓捣教具,自己探索出这些教具背后的概念,这个过程叫做“工作”。
在这种让孩子自主探索的环境下,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专注力和自学能力极其惊人。
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不是教他们学习各种“知识”,而正是培养他们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方式,这将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鲁尼的身上,我也常常看到这种自我驱动下“本能的专注”,所以他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就在前天,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只花三个下午(加起来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
03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专注学习者,只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被大人和环境破坏了。
因为,在现在的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恨不得一天24小时盯着孩子,能真正做到不打扰孩子的,真是少之又少。
看看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三个场景:
场景一:孩子正坐在地上开心地开“车”,妈妈一直盯着他,时不时还跑过来提醒他:“要喝水了”“休息一下吧”。
场景二:孩子在公园跟小朋友们玩得正开心,老人跑过来:“该吃点水果了。”“不吃!”可是,老人才不管孩子吃不吃呢,直接就拿水果往孩子嘴里塞,看孩子跑开了,追着孩子继续喂。
场景三:孩子正专心地画画,大人在旁边忍不住指手画脚:“你画的人怎么没有耳朵啊?”“你的这些颜色搭配得不好,来,我教你怎么涂颜色。”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在关心孩子,殊不知,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被你破坏了。
跟孩子的专注力相比,喝水、休息、吃水果、好看的画难道更重要吗?
经常被打扰的孩子,不但专注力差,好奇心、自信心、创造力、独立性都会被破坏。
作为父母,我们通常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了。其实,适时、适度的关注和不打扰、不中断孩子的“工作”,才是陪伴孩子的最好方式。
如果不得已必须要打断孩子(比如吃饭时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轻轻地走到孩子身边,慢慢地蹲下来,站在跟孩子平行的位置上,轻声地提醒他:宝宝,我们要准备吃饭了,你再玩2分钟,我过来叫你。
2分钟之后,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过来,那么我们需要坚定地重复告诉孩子:现在要吃饭了,一会儿再玩。
有句话说得好:对待孩子,最好的陪伴方式是——我在你身边,却不打扰你。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专注力的常识,分享给大家:
▌专注力维持时间
3-4岁是5-10分钟左右,5-7岁15分钟左右,7-10岁20分钟左右,10-12岁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30分钟左右。以此参照,当你抱怨孩子不专注时,先想想,是否我们的要求超出了这个年龄孩子的专注力维持限度?
▌孩子发呆的时候,也是一种内在的注意
作为父母,很容易看得到孩子对于外界的注意,比如看书、搭积木、学习等,但经常忽略了孩子对于内部的注意,比如看起来的发呆、无所事事等——这其实是一种向内的专注力。
父母若不理解,就很容易打扰孩子,比如在孩子沉浸在内部注意中时,去跟孩子说话、叫他回过神来,问他在干嘛有没有在听等等。
▌特别提示
❶ 不随意打断孩子
❷ 给孩子的玩具不超过2个
❸ 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❹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❺ 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
❻ 给孩子安排指示清晰及要求明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