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王奶奶,今年八十八岁了。她满头银发,但气色红润、精神矍铄。除了时常晕厥和间歇性耳聋,没有别的毛病。
王奶奶打年轻时候就没出过力干过活,只在家守着灶台做饭或者描花样绣花。因此,她皮肤白净身子骨硬朗,心思细腻又兼具灵巧透亮。
那年月,饭食最矜贵,王奶奶作为一个不挣工分又不打猪草的闲汉,却每每靠着自己的机智在家人下工前把锅里煮的鸡蛋偷偷吃进肚子,蛋壳儿扔进灶塘烧干净。待人家都吃饭了,她却说,你们干活累,多吃点。所以,就算青黄不接时她也肥硕健朗,逢人就说自己体格儿好。
王奶奶早早地娶了一房儿媳妇,我们称她为王大妈。这王大妈就没有婆婆的灵巧与细腻,只一味地肯干活出力。打麦子、轧场、喂牛等,啥脏活累活都干得。
要说王大妈和王奶奶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爱吃饺子。没肉吃的时候就吃韭菜馅的,有肉吃了就吃猪肉粉条馅儿。
王奶奶和儿子、儿媳没分家的时候,还能勉强给儿媳妇吃些喝些。等好不容易分了家,就只跟儿媳妇要钱粮和四季衣服,自己做了吃食却从不给儿媳送一丁点。
王奶奶靠着自己的能耐,攒了不少私房钱,自个儿嫁出去的姑娘一回来,她便拿钱买菜买肉,包了饺子让姑娘吃个够。儿媳妇一进门来,就拉下脸来,不情不愿地问,干啥来了?
地里收成不好,王大妈又养着上着学的一双儿女,还要供应王奶奶吃喝,手里自然没几个钱。这回厚着脸皮来也是想趁大姑子姐在家,看看婆婆能不能借二十块钱给孩子交学杂费。
王奶奶不等儿媳说完,脸更阴沉了。就知道问我要钱,我这么大年纪了,能有几个钱?没有!心想,我的钱还要留着给姑娘家买化肥呢!
王大妈看着桌上没吃完的饺子,默不作声的走了,家里的孩子一个月没在家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了。想想,孩子的奶奶做派,心里着实难受。可怜孩子他爹外出打工,她有苦没处说,走到自己家柴房,抱着两个孩子痛哭一场。
穷人家都说,孩子大了就好了。果然,王大妈家俩孩子都出息了,特别是小儿子在大城市买了房。王大妈辛苦半辈子,也能跟着儿子享享福了。结果,王奶奶突然晕倒,医生查不出毛病,只好让家属平日多加照顾。
冬天,农村极其寒冷。王奶奶听人家说城市里都是有供暖的,那屋里就跟夏天一样,只穿秋衣就能过冬。她转头就跟儿媳闹,一天晕死过去两回。孙子心疼母亲,将奶奶一并接了出来。
王奶奶兴奋的住着大房子,靠着窗户晒着太阳,脚踩着茶几,将电视机开的声音震天响。看累了,这屋子转转那屋子转转,孙媳妇儿的化妆品挨个儿试试,包包也打开检查看看。
孙子让她别乱翻东西,她便支棱着耳朵说:“你说啥?我听不见!”
儿媳王大妈,一说她,她就又晕了过去。
一家人又是在医院排队,又是花钱取药,从早晨忙到半夜。王奶奶一回家就来了精神,闹着要吃饺子。王大妈说,她还病着,饺子太油腻,不宜吃。人王奶奶把眼一瞪,嗓门粗大地喊:“病人想吃啥就吃啥!”
得了,您说的都对。
可怜王大妈从分家没吃过一口她做的饭,没穿过一朵她绣的花,现如今还要天天小心伺候她。
饺子做好了,热腾腾白胖胖,王奶奶一马当先,搂了个大碗噼里啪啦吃将起来。一碗下肚,她眼瞅着儿媳还在厨房,盘子里还剩下几个,赶紧徒手抓了过去,生怕吃不着了。她活了大半辈子了,仿佛还活在那个人与人相互迫害的年代。凡事争强好胜,生怕自己落了下风。
她苛待了儿媳,到头来还防贼似的防着儿媳。家里的水果让她尽情吃,她却像吃不着似得伸手就抓,上嘴就啃。饺子由着她吃,她却囫囵吞枣,狼吞虎咽。
硕大的饺子卡在喉咙里时,她瞪着双眼,想喊喊不出。想着,我不能死啊!现在生活多好啊,我还要多活几年呢!我要是死了,这福不都让她享去了吗?
平时她吃饭时最不想看见的儿媳,这会儿却怎么都看不着。看着桌上盘子里的饺子,她拼命吞咽着喉咙里那一只,最后却只留下一声动物哀鸣般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