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休闲,陪着太太一起去看了《骷髅岛》,是以金刚为背景的一部题材。关于剧情不想说太多,老套路了,英雄、美女、怪兽、暴力......
由于近期一直在思考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所以对电影的桥段突然有了一些启发。
我沉迷电影多年,深深感觉在细节方面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确有较大差距,且不说特效火爆镜头,就从对白和桥段连接方面来看,国产片经常会让人有突兀之感。
例如本来是拜金主义者的人为啥在关键时候就英勇就义了呢?本来一个很顽固的人,为啥三言两语就突然被说服了嗫?
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国产片都缺乏逻辑,情节设置跳跃,但说80%是绝对不过分的。
关于如何拯救中国电影,就和怎样拯救中国足球一样让人抓狂,所以不想烧脑了,只是今天在看《骷髅岛》时,突然对电影的一些表现形式有了些新的体察。
在开头阶段,两个“帝国计划”的发起人去说服某议员,同意他们跟随美军去骷髅岛调研,那个议员正在被一堆浆糊搅脑,所以任凭两个人摆事实、讲道理,无论是说岛上有神秘物种、还是丰富宝藏、抑或超级现象,议员都不肯接受,并且急于离去。
在出去的路上,两个发起人还是不依不饶的跟着议员,企图利用在走出走廊这一段时间,最终说服他。
依我的经验,这个最后时分肯定会达成目的的,不然这个电影怎么演下去?由于我培训课程中有涉及说服力的内容,所以很好奇这个情景下,议员会如何被说服。
果不其然,年轻点的那个发起人(黑人),在绝望中打出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他说:
那个岛,不管岛上有什么,但目前只有美国通过卫星知道这个岛的存在,三天后苏联将发射一颗卫星,到时苏联肯定会发现这个岛的存在,不管岛上有什么,但都已经不只是美国的事了。
就这一句话,最终说服了议员,要知道当事的背景设置正是冷战时期,这个说服的理由让人绝得异常合理。因为某个伟大领袖不是也说过吗,“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反观我们的人性,不也是如此吗?这个东西对我的价值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对方得手。
所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会看到有人通过各种手段报复原女友或男友,何尝不是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使然呢?
这样简单的一个理由,却是对人性的觉察和体现,让情节延续,脉络通畅,毫无便秘之感。
第二个对我有启发的片段是正值越战刚刚结束,士兵们要回国,这时军部要选派精英前往骷髅岛,要知道残酷的战争是人人都不愿意面对的,谁不愿摆脱这残酷的环境立刻回家啊?
但影片要塑造一个偏执者,他必须喜欢战争与挑战,好为誓死与金钢为敌的情节做好铺垫。
如果是写一篇小说,可能要用很多文字去表现铺垫这位偏执狂,例如他从小父母就被鬼子杀害了,在战斗中又如何失去了好基友了,在战争中爱国精神如何得到了升华了,所以才有了手撕鬼子的神力......
可电影中只用一个桥段便展现的淋漓尽致,“驻越部队由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各个都欢呼雀跃,把酒言欢,唯有那位黑人中校暗自神伤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拿出一个盒子,里面尽是各种勋章,他萎靡的低语到,这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这时办公室的灯光变的更混暗了”
仅仅两三分钟时间的场景,就定格了人物发展的调性,令人叹为观止。
反思,这两点对写作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1、制造高潮有悬念,解决方案要合理
无论是一个小故事,还是一小篇论述文,都应该包含目标—冲突—解决的因素,冲突制造是高潮,高潮的塑造要具有足够的悬念。
无论是说服一个人,做成一个事,都要具有困难,困难越大、越复杂越能制造带有悬念的冲突。
观者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思考主角或笔者会给出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给出解决方案时,一定要符合逻辑,就算别人深挖细想,也觉得这个方案是合理的,是符合认知常识的。
否则,就会犹如一个美女和你搭讪了半个小时,最后问你需要不需要安利产品,会让你有种被戏弄的赶脚,忍不住想问候她先人。
2、“用一个场景来替代背景”
从人的脑部认知科学来看,文字和逻辑都是属于新脑的范畴,它们需要加工包装才能进一步传递给人类最原始的脑部,旧脑。而视觉则可直通旧脑,马上吸引人的兴趣。
这也应该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电视、电影而不爱看书的原因吧。
所以,在小说的构建中,能不能用一个场景,给读者建立一种画面感,取代连篇累牍的人物背景描述,不但让观者有一种更直接的认识,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干练内容。
这段时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仅要制作培训教材,还要学习手绘,还要求自己每天写作500字以上的文章,这种自虐式强迫,使思维有点干涸,往往坐在电脑前想半天都无法落笔,不是发现自己准备写的思想太肤浅,就是觉得根本没有值得写的材料。
即使按照《成为作家》书中所建议那样早起写作,对我也没有帮助,但一次小小的放松观影,竟然对一场商业片中的桥段有了以往不曾有过的解构,让我有点小欣慰。也许是培养出了一些嗅觉,也许仅仅是昙花一现的文思涌动,但无论怎样都值得MARK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