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老师就儿科方面给我们上了一节医学人文课,里面涉及很多要点,比如价值感、从工作中收获乐趣、情绪感知、案例分享、医患沟通的要点、对医生的职业要求等,都是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临床工作实践不断反思的经验提炼和总结,我想我这次听了,以后到了临床面临一些情况时或许不会那么仓促迷茫,在心中会多一份从容和镇定。
下面我想就在听课中最引起我兴趣、产生疑惑的,同时也是两位老师交流最多的一点,并结合我最近的思考深入地探究一番:
什么是“强者思维”?
作为一名医生,“强者思维”体现在哪些方面?
01 重倾听而非表达
hh我觉得这一点真的挺难的,想一想在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是,在与人交流中,我们更倾向于甚至急切地想去表达自己,抛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这样可以树立一种“我很有想法很有见解”的形象,“倾听”似乎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点,因为相较表达而言,倾听更需要耐心,“倾听者”更像一个容器,它在包容承载对方抛来的情绪、想法、境遇等,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不揣测不评判,不掺入自己的主观看法的话,是极其有难度的,一个好的倾听者,如大地一般,静穆、庄重、宽厚、仁爱。
对于比患者掌握了更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生而言,似乎先天地占据优势和话语的主导权,自我会营造出一种“我高你低”、“我比你懂”、“我对你错”的幻象,在这样的幻象下,医生更是难以做到耐心倾听,而“倾听”不管在了解患者更多信息以指导医疗决策还是跟患者产生共情、拉进与患者的距离而言都是有裨益的。
所以,我认为一个愿意放下身段,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能给予理解和做出回应的医生是拥有“强者思维”的表现。
这里插一嘴:
来到医院的人们是痛苦的愁容满面的,不单单源于身体疾病的折磨,更有心灵精神上的种种煎熬,当我们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触及了他们的哀怨、愤怒、不堪等看似很负面的东西,会不会也会受影响,就是出现“共情疲劳”(我刚刚又把之前侯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看了下,里面的点我只能说很好,但与做到之间目测我目前还隔着一个天堑hh)
里面提到一个点——视角的转换和抽离训练,是针对“共情疲劳”后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那我想,这样一种方式能不能应用到一开始,与患者接触时,或者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可以这样…
我现在在思考在将我思考的内容打出来,但我并不是这个正在思考的人,或者正坐着敲击打字的人,我是观察着这一切发生的人,我只是一个观察者。
此刻患者在向我诉说疾病的痛苦、内心的挣扎,我坐着、注视他,倾听他,试着与他产生共情理解、做出回应。但我并不是这个正坐着注视和倾听他的人,我只是置身于这个情境之外的观察者。
……
如此,我做着我该做的事,但我并非完全与之合一、产生认同,我是抽身于外、注视发生着的存在。
02 强的对立面是弱
如何让患者对医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而非将医生神化对医生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期待,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医生要对自己的认识到位。
是,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很崇高很神圣…但这些也只是医生这一职业本身的光环,如果我们将这顶皇冠拿来往自己头上扣,那势必会受其所困。
承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能耐,有很多事情就是做不到就是做的没那么好,接受并非事事都能顺心顺意地发展,并非人人都能对我满意,即便我已经尽力…学会示弱,并非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由心底发出的强大。
当你学会示弱,看见和接受自己的阴暗面,拥抱时而的无能为力,不再过分要求和苛责自己时,你会生发出一种慈悲心,当看到他人身上的弱点时,你便不会抗拒过激、指责评判,而会去包容接受,因为你深知你看到的那些也存在于自己身上,你我如此相似,你我是一体的,我经由你看见了我自己,我不再苛责你,是因为我对自己更加包容和温柔了。
所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不是悲观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清醒和自我救赎。
说到底,医生与患者只是在某一时空下的短暂交互,在这特定时空下得以相互陪伴和见证,尔后留存回忆,各走各路,已然美好。
……
以上是我在听了忻老师的课后的一些感想,很感谢老师的分享。
我也很期待以后能到临床去亲历实践…
此生流落到人间,那不妨就多走一走看一看这人间的跌宕起伏、喧腾不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