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我眼里的华晨宇是妖孽的。
永远浓墨重彩的妆容,带着雌雄难辨的妖娆;清秀的瓜子脸,与《快乐男声》时期肉肉的包子脸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羞涩,在《花儿与少年》中是遭人诟病的“巨婴”表现。整容,不男不女,哗众取宠,当这些成为黑他的高频率词以后,我最好奇的是他用什么品牌什么色号的眼影,看起来不错哦。
以上认知,建立在我没有看过华晨宇现场表演和相关访谈的基础上,嗯,有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浅薄地因着外表或人云亦云而产生了自以为是的印象。
按照《简单的逻辑学》的观点,我是犯了简化主义的错误,我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主要关注了华晨宇的皮囊,并且思维固化地认为皮囊映射了一部分灵魂,有思想有追求的好少年不会去整容化浓妆,其实我忘了自己也经常幻想能在零风险的条件下削个骨磨个腮啥的。好在,当我穿过人与人之间特别是素人与明星之间厚厚的屏障,在《歌手》和《天籁之音》窥视到一些信息之后,有了相对中立和客观的改变。
02
现在,我看华晨宇是走在悟道路上的翩翩少年。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据他说自己是在15岁时才确定了要将音乐作为一生的追求,言外之意有点晚,天才少年不都是两三岁就天赋尽显嘛。可是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敬业、也拼搏,在里子和面子之间选择后者,混混沌沌地追名逐利,因为什么,因为这是成功的定义,而已。
他知道怎么追求想要的。他说自己在创作时食不知味,可以屏蔽周围的一切;他在表演前两天不吃饭只喝水,为了嗓音更加清透;他在彩排时严苛每一个细节;他在演出时用尽全力投入。简言之,勤奋、自律、高标准严要求,世人都知道的路,却少有人身体力行地实践。凭着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和天赋的才华,才有每一次现场的摄人心魄。
他有点爱谁谁。跟年轻时的谢霆锋酷面叛逆不同,他笑眯眯的,黑得最惨时似乎也没采取啥措施洗白,软萌地继续干自己该干的。就像《我管你》里他的心声:“我不找借口,懂的人自然能看透,别用外表解说我,误解不愿反驳,我管你的感受,我是我自己的表达。”
03
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纵观文学传说中的得道者,总是古板的,迂腐的,囿于很多局限和无奈,譬如唐僧;而带着那么一点妖气的,往往生动活泼更真实,譬如悟空;这点妖气是自我,是内在的流动和生命的活力。
自我地生活是一种奢侈。近来热炒的冯小刚让苗苗跳舞事件,被视为是隐形的压迫,有人说坚持不跳不就行了,但人在江湖,为生计迫,哪有那么多坚持?连我一个没有追求的小文员,也得在饭桌上频频被领导敲打着多敬酒、说好话,时不时提点我:看人家,看看你。你说我一甩脸走了?我还指着工资养家糊口呢。只能微微笑着,心里默念:我管你。
为了让自己能够不愿意,要先做很多不愿意的事情,在与懒惰的斗争中潜心修炼武功,待到足够强大,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像华晨宇那样,在求道的路上,做妖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