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知识,如果零打碎敲的教,所得仍是零零散散,是很容易丢失遗忘的。如果能将知识系统化、序列化就能较容易内化和吸收。好比砖块,七零八乱的堆在地上,要找某一块砖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若砌成一堵墙,标上序列号,要找就方便了。所以我们教学工作若可以把知识打造成一堵一堵的“墙”,再在上面标示区别的序列号,学生就能非常好的认知并领悟。
整合就是这样一项工程,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排成序列,可以将相似度高的知识加以区分,可以增强思维的深度,可以打开新视野……
对语文来讲,整合相关内容一定比一篇一篇、一首一首地教带来更多的惊喜。首先整合逼着教师大量思考,整个教学几乎无现成的可参阅,一切白手起家,从头到尾要教师自己设计。其次强势改变了课堂结构,原来许多流程都是一成不变 :介绍作者、分析人物、总结写作特色……令人厌倦。而整合后,一切都推翻,走进一个新的课堂格局,比较、分析、总结,再分析、提炼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本间来回穿梭,思维在大腾挪,课堂内外知识也在倾刻间风云际会。
向王君老师学习这种整合的智慧。读她的《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五首>群诗教学实录》,在这方面收获很多。
整合教学最大的难度在于第一步:找到单个文本之间的联结点。类似于数学的提取公因式,我们要学会在各文本中提取那个“公因式”。
王老师找到《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五首词的联结点是一个“愁”字。这个联结点找的太妙了。
“愁”字勾联了每个文本的核心内容,“愁”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比让学生讲每一首词的情感更有意思,因此能激活学生开放性思考。理解不同的“愁”必须紧贴文本的语言文字。
找到了这五首词的联结点、融合点、“公因式”后,就可以围绕它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所以整合的第二个难点是巧妙的设置问题。王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若以“愁”为分类的标准,这五首词可以怎样简单分类?这一问的思维含量已经很大,首先要明白愁的种类。浅愁、深愁、男人愁、女人愁、国事愁、家事愁……还要明白每首词中所抒的是什么愁……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分两类,一是女人愁,一是男人愁。
先进入女人愁系列。为何愁?谁更愁?描绘愁的艺术方法各有什么妙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围绕这两首词中的字句,一个个斟酌思量。这样就避免了一句一句的理解繁琐。这种带着目的性指向性、筛选性的读,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深入的读。所以,课上学生能否开动脑筋,能否有深刻的思索,关键在于有优质问题的牵引。
第2课时感受的是男儿愁,英雄愁。围绕以下问题探讨:谁的愁最重,谁稍轻?
先和学生一起讨论范仲淹和辛弃疾谁更愁,自讨论苏东坡愁。
在比较范仲淹和辛弃疾之愁轻重时,穿插其中的知识有:互文的修辞手法,间接抒情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这种手段,学生自发自觉的钻入文字的深井,发现了许多一般教学手---段赏析句子---所不能发觉的东西。
讨论苏东坡到底愁不愁时,牵出了对“何日”、“聊”等词的细细咀嚼,读出苏轼的愁。也整合了旧知以及牵出写密州出猎的背景。读出苏轼那一份难以排遣的志士之愁。
最后这节课进行了小结,将女子的愁与男子的愁再度比较,凸显五首词的整体性,将零散的知识再度融合起来,推出一切“情语”皆“人语”的普遍规律。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这五位词人性情气质的区别,锻出了敏锐的感觉,为以后更深刻的读诗读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语文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