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到第六讲“正心修身讲述”导师说此“心”为代词,非表意。要解“心”意,便要理清“性”、“身”、“心”之间的关系。温故知新,重新梳理了一下六课时的逻辑关系。
开篇四纲领总述了《大学》的内容讲什么,教什么。“明明德,在亲亲,在亲民,在止至善”要学做成为这样的人,旁征博引一番理由,和修成正果呈现的美好状态。
继而方法论铺展开来,即格物与致知。格物与致知是为两步走。
何为格,如何格?格译为探究,研寻。格者,明物而尽其性,探究事物的本性,不漂浮于事物表面,透过现象观本质。“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看待问题要有辩证思维,一里看二,合二为一。如明物,明物顺情,乃充其智;性不正,则逐情徇物。如面明乎我要考学这事件,若这样去做,我的的得与失?若不,我的得与失?非如此不可吗?“物”者,包举万事万物,以“我”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外和内,即我之外和我。每一个物都可能构成一个“欲”,故格物为“去欲”。格物即分为外格和内格。
从格外物开始练习,明物见性的多了,逐渐形成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体系,即成致知。这种思维是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先须明知,而后去之;去之不足,尽其情,顺其生。如家长为孩子报辅导班,孩子喜欢架子鼓,你偏让她拉小提琴,家长喜欢的高雅,和孩子喜欢的动感不对标,长期以往孩子会活的很痛苦;你说你花光所有积蓄给她买了一车苹果,却还是感动不了她,但她只是喜欢香蕉而已;你给了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他想要的是狂野激情爱自由;不能明物尽其情,则不能顺其生,亡也。
当格物致知渐成体系,形成了格物的意识,下一步便是向内格诚正。言诚意,以“毋自欺”一语蔽之。所诚意,便是不能自已欺骗自己,要对自己真实。如何毋自欺,如好恶恶臭,如好好色,无去欲为诚意工夫,主敬为去欲工夫。礼述以敬,敬于心、事、言语、动静,无时无地不敬。有所敬畏,便会切割许多不真实、不正的念想和欲望,无妄作妄念,诚其最初之念,逐渐切断的多了,留下便是一身浩然之气,故君子必慎其独。
格物→致知→诚意,到了这里,我在想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非这样不可吗?我们似乎只有看过了世界,对世界的思考多了,具备了某些思维能力后才会思考,我是谁的问题。于己而言,上高中时就一个人去旅行,喜欢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大学毕业时全国除新疆外,都一个人走遍了,看了那么多城市,地貌气候、植被作物、风俗经济、建筑衣着,才会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哪里,不至于别人再说哪里哪里好,我就莫名的心荡漾。不知者,以未格也。经的事和人多了,方知善恶。量变才能形成质变。格物,学会这种方法,使方法论构建成自我新的思维体系,才会上升到内观其心的层面。故格物致知,在诚意先,而欲诚意,必自格致始也。
诚意为葆其真、全其性。心为性所寄,使必先正其心,而后情得其正;情得其正,而后身得其正。 诚明物则明道,明道则明生,明生则明性。故解此心为本真,本性,真知。正心,为根正,心念正,性本真,心无偏私,以发而皆中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