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跟大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不过孩子对情绪的掌控力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时你该怎么办呢?你是对孩子大吼一通?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住?还是......?
主题:
在孩子还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情绪时,我们大人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帮助逐渐恢复平稳情绪的过程中,将事情的对与错灌输给孩子,逐渐提高孩子的认知,以此来慢慢学会情绪的掌控!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一、孩子发脾气时,你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我记得三年前也就是我儿子5岁那年,那时儿子正好放暑假,我带孩子回农村老家玩,因为毕竟农村才是孩子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天然游乐场所。
可是事与愿违,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儿子与村子里的孩子玩不到一块!这下我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是立马带他回城里呢?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帮助孩子呢?
于是,我就象许多家长的做法一样,对孩子说:“儿子,勇敢一点去和邻居的东东一起玩吧!东东人很好的,不会欺负你的。”本以为自己这样说的很不错了,没想到儿子竟发起脾气,哭起来了,说:“我不去,就是不去!”第二天、第三天我仍旧这样对孩子说,儿子反而更加抵触,脾气变大了。这天晚上,我就在反省自己:肯定是自己哪里说的不好,儿子接受不了。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定用我想到的办法试一试。
等到早上吃完早饭,我对儿子说:“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妈妈会陪着你一起去找东东玩,妈妈相信过不了几天你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了。”
简单的一句话,代表着你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内心正在发生什么。
“我知道”三个字,意味着接纳和共情。
看看图中妈妈的做法,孩子能接受吗?
二、别对情绪崩溃中的孩子讲道理
在幼儿园门口遛弯,恰巧遇到小朋友们放学。
有个小姑娘看到有小伙伴在吃雪糕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吃雪糕。”这个妈妈:“你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吃雪糕。”女孩说:“能吃!能吃!就要吃……”这个妈妈没有妥协,小女孩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妈妈气急败坏地说:“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你就坐这儿哭吧,我走了!” 话音未落,妈妈气冲冲离开,只留下原地哭泣的孩子。路过的一位大妈好心“劝”孩子:“快追你妈吧,你妈不要你了。”听到妈妈不要自己的话,女孩迅速爬起并大哭着向妈妈离开的方向跑去......
不被理解和接纳的孩子真可怜!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这是我们常常用来责备孩子的理由。但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
在炎炎夏日,孩子万般渴望却得不到自己想吃的雪糕,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
如果那位妈妈能够这样和她的孩子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想吃雪糕,这么热的天吃根雪糕,冰冰凉凉的一定很舒服,可是你现在有点咳嗽,我们改天再买好吗?”
在第一时间得到妈妈爱和接纳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拒绝”。
如果接纳没有发生,妈妈讲的所有道理都会被孩子的情绪屏蔽。因此,对正哭得昏天黑地的孩子讲道理,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儿。
脑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也就是说人类的“情绪脑”要比“理智脑”优先发育。
三、常常赞美自己的孩子
我有一次听一位牧师说:"你经常批评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会朝着你所批评的方向发展下去。但如果你常常赞美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会朝着你赞美的方向发展下去。"这句话会对我后来教育孩子上受到了很大启发。
常常赞美你的孩子,孩子就越来越自信,也就越来越不容易发脾气了。
但赞美也讲究方法:要对孩子正确具体的行为进行赞美,而不是笼统而盲目的赞美。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家对高兴地你说:“妈妈,今天同学玲玲的脚受伤了,是我扶她下楼梯的。”你应该这样说:”宝贝,今天你同学玲玲的脚受伤了,你扶着她下楼梯,你很有爱心,关心同学,做得很棒!“而不是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
结束语:
孩子,在爸妈这里你是可以犯错的,你的委屈是可以流露的,你的感受我们正在尝试体会,你的内心我们能懂,我们始终是站在一起的。
我是百合,一棵长在悬崖上的百合,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愿意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