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子华出使齐国,母亲无人照顾,让孔子的学生冉有代他向孔子给老母亲要点粮食,孔子给一釜,冉有说太少了,再给点吧,孔子说那再给一庾,冉有觉得太少,自己做主给了五秉,孔子知道后说,子华出使齐国,骑的肥马,穿的好衣服,他家很富,他母亲吃饭根本就不需要问我们要,我们要给人粮,要用来周济穷人,雪中送炭,干吗要给他家去锦上添花呢?
孔子用钱的道理,不该给的,不要给。
第二个故事,原思,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任命他为自己的家宰,大总管。给他定的俸禄,是粟米九百。没说单位,九百斗?九百斛?不知道,不可考。总之是挺丰厚吧。原思就推辞:“太多了!老师!太多了!不要!不要!我哪吃得了那么多米!”孔子说:“毋!”不要推辞,吃不了,分给你的邻居乡党,让全村一起帮你吃吧!什么职位多少俸禄,那是有规定的。你推辞,别人怎么办?你总管是九百,假如副总管是六百。你说,老师!我只要三百就够了,这句话对于副总管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了。全府上下,人人心里都骂你,你还怎么领导大家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看他不明事理人情,也不说破,就说:你吃不了,自己回去找人帮忙吃,反正你把你的米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