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写什么,但是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如果不输出点东西,会感觉自己这段时间什么事都没做。
看了大半本信息架构,有点难懂,可能是因为前面部分都是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也有可能是翻译有点拗口,也有可能就是书的本身就是这样。总之至少要坚持看完把,打算看完之后再结合之前的锦绣蓝图,做一个小总结。
之前分享读书笔记的时候,有的是整本看完再整理,有的是边看变总结。我比较倾向前者,一来是觉得脱离整本书去谈某一章节是不合适的,二来是觉得看了一遍再整理一遍,对书的理解会更深。有时候我会害怕读大部头,因为这意味着要好久没有输出,而且很容易产生焦虑,一个应对的办法就是,先快速地浏览一遍,然后再慢慢看。
第二就是看了小半本的设计心理学1和数学之美,情况基本类似,就是拿到手之后开始读,读到某个地方卡住了,或者是看不懂,或者是看累了,每次想从书架上拿下来继续读的时候,会觉得,还是先把信息架构看完把。前段时间京东买书有优惠,于是把好几本之前想看的书都买了,接下来有得看了。
上周在地铁站分别看到了蚂蚁金服和微信理财通的广告海报。有趣的是,他们的思路完全不同。蚂蚁金服做的是系列广告,要推的是轻定投,大意就是告诉你,定投很好,门槛很低,快来试试把,主打情感牌。而微信理财通其实就是一个操作指南,海报上主要是给出了微信理财通在微信上的入口,告诉你怎么进到里面去。
本身蚂蚁金服是一个独立的app,虽然在支付宝里面有入口。所以只要放一个下载的二维码,之后在app启动时给出适当的引导即可。微信理财通则不是,依附于微信,而且层级较深,其实我一直不觉得钱包里面除了零钱和银行卡还有那么多别的东西,以致于我经常找不到滴滴打车。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打开微信理财通,应该更多的是出于好奇,而使用蚂蚁聚宝,应该更多的是因为想要。
那天在用instagram的时候,发现点赞、评论、发送这些操作按钮都放在左边。于是赶紧看看其他类似的应用,包括twitter、quora、medium、微博等,并没有类似的情况,更多的是左右都有分布,之后也没有深究,等有时间再想想。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关于老人摔倒的观点,觉得有点意思。老人之所以会在摔倒之后,坚持声称是有人撞倒的,而不管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在于,他们不想面对自己的衰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钱倒是次要的。
今天在学校偶遇田径运动会,正好是在跑4x400米,不由的想起小学田径队老师说的,4x400米是最好看的田径比赛,同时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跑道上的时光。回忆是一件神奇的东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