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文友海港老师的一篇记叙南京的游记,跟着他的文字参谒孔夫子、穿越乌衣巷、畅醉秦淮河之后,突然有点想再去一趟南京了。与海港老师的遭遇不同,十多年前的一个晚春,我在南京逗留过一个奇遇不断、时有惊喜的36小时。
·1· 住了个大便宜
我的南京之行一行七人,是外出参观路过南京,车过南京地界,大家都吵着六朝古都,繁华金陵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印象,强烈要求之下,领队临时决定在南京做一个小小休憩。
那时候的通讯还很落后,网络信号是2G还是3G记不太清楚了,经常出现卡网现象,很多时候导航走着走着就会掉线。之所以会先介绍手机,是因为,有些笑话,全是手机惹的祸。
我们到达南京市区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带队的领导说“现在这个点,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先住下。”不知道是我们没的对地方还是对市场行情不了解,找到的几家酒店不是价格太高,就是火爆到客满,一路找下去,直找到天彻底黑了,才寻到一家既便宜又干净的住处。
入住的是如家的连锁酒店,地方不大,没有自己的餐厅,我们七个人在大街上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吃饭的地方。大家都挺纳闷,人人都说南京繁华,怎么我们来到的南京竟然是这样一副德行,四周灯光昏暗、街上冷冷清清,难不成我们导航到了假南京?
那晚,在好不容易遇到的一家小店,我们买了一箱泡面和几个面包、几根火腿肠,顺便问过了店家才知道,敢情我们住的地方是南京的老城区,周围是城中村。
·2· 抱憾秦淮河
初到南京,我们都很激动,从酒店前台,我们已经知道秦淮河可以营业到晚上十二点,大家吃过饭之后一致要求去逛逛秦淮河夜景,九点钟的时针完全阻挡不了去看看的迫切心情。
有句俗语讲“欲速而不达”,这句话用到当天晚上遇到的情形再合适不过了。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的车走着走着,遇到修路需要绕行。按着导航给出的新路线,我们一路红灯到了秦淮河入口附近,地图上看着几公里的距离,我们用了将近四十分钟,在秦淮河入口附近找停车场、停车,我们能够走向秦淮河门口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
不得不说,十里秦淮河真是个热闹的所在,让人迷醉的灯光,万头攒动的人流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如果那一刻有翅膀,大家一定会结伴飞进彩色的夜空中。只是,我们都没有翅膀,只能在人群中迈着双脚往前走。
到达景区正门,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值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景区的船已经停运了,即便进去,也只能在附近走走,不能畅游秦淮河感受十里繁华,就不能触摸到秦淮河的灵魂,完全没必要再进去了。大家一琢磨,这也很在理儿,就问带队的领导“怎么办”,领导说“逛不成就算了,我们在门口照张相回去吧。”于是后来,我们每人有了一张在秦淮河景区入口处的照片。
写到这儿,我想起来刚参加工作时和领导一起出差,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排队买火车票,好不容易排到了跟前,报了要坐的车次,售票员说没座,我俩一商量就没买。还好那次我们领导有主意,叫我们有座没座都先买,上了车再说。人和人的差别,他咋就这么大呢?
·3·误入小巷深处
那夜,从秦淮河回酒店的路,仍旧需要导航。只是先前导航的同事手机没电了,返程时换了另一个同事的手机来导航。兴冲冲出来,迎头挨了一盆凉水的大家,在失望和劳累的双重作用下,都有点昏昏然,没人注意回来时和去时走的不是同一路线。
穿大街,过支路,路边的灯光越来越暗,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当导航带着我们走入一条两边没亮路灯的小路时,同事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叫大家“都醒醒,还有两公里多就到了。”
恢复了热闹的车,在昏暗无人的小路上行驶,车上大家随意地聊着天,没人注意车窗外的变化。直到没有参与话题的司机师傅突然说了一声“你们往外看看,这路是不是个斜路,咋越走越窄,路边的车越来越多?”大家这才往窗外看。这时候的路,已经窄到只能容下我们一辆车勉强通行了。看了看导航,离目的地还有一点五公里。
“该不是开到停车场了吧?”带队的领导这么判断。“你们在车上坐着别动。我下去探探路。”
下车探路的领导,就着车灯的光往前走了一段路又折返回来,他说“所有的车都是靠边停的,是和我们行车方向一致的一长溜,应该不是停车场。路在前面拐了个弯,我没继续往里走。”
司机师傅一听这样,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他问开导航的同事“你是不是选择了最短路线?”同事说“是呀,不行吗?”师傅有点哭笑不得“大小姐,我们这是生路,应该选大路优先。”
已经下车的领导说,“前面好像更窄一点,车能不能顺利过去还不好说,你们在车上坐着,我在下面看着点。”于是那天晚上,师傅开车载着不敢大声出气儿的我们,用十来分钟走了一点五公里的路。其中有一个地方,一边是墙头,另外一边停了一辆车,收了两边的反光镜才过去,转弯的时候更是一点一点调整位置才勉强通过。
车转过弯,看到路尽头的灯光,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这时候开导航的同事说“导航显示,酒店就在我们右边,还有一百米。”彼时,路两边全是黑黢黢的墙头。又转了一个弯,我们就都看到了路边的酒店,我们有惊无险地回到了临时住处。
第二天一早,带队的领导应该是又去了一趟夜里我们经过的路段,因为在去吃早饭的路上,他说那就是一个越来越窄的单行道。我们的幸运在于,与道路允许行驶的方向一致。
·4·被吓倒的店老板
我们在南京的第一个早晨,需要到外面吃饭。因为有了头天晚上的经验,大家一致决定开车出去吃,吃完了直接去逛逛。下楼时,我们并没有带行李,基本干净的环境使得两个人的标间不到一百元的房费有点超值。
六点半出门,上车,我们向已经打听清楚的早餐街出发。早餐街在一处公园的对过,看到公园,习惯了早晨散步走上两三公里的领导提议“我们先去公园走走,回头再吃饭,如何?”他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同意。
南京的公园虽说与我们这里的公园都叫公园,面积却大了很多,进门不远就路边有一个面积挺大的儿童游乐园,邻路的是我们觉得超大的一块碰碰车场地,场地门口有个开着门的售票小屋,价格牌上写着“20分钟,票价20元”。领导随口问了句“你们都玩过碰碰车没有?”我们七嘴八舌回答他“没有。”他假装遗憾地说“可惜现在没人卖票,不然的话今天叫你们都玩玩。”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走出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她问我们“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是不是要坐碰碰车?”我们都开始笑,笑得领导可能有点不好意思,他圆了一句“倒是想玩,就是票价有点高,我们那儿都20分钟十块钱。”
我们又笑。那大姐神都没愣一下,利落地回他“您真会砍价,一个人十块太少了,七个人一百块,行你们就交钱。”
于是,那天早上,平均年龄35、6岁的我们,一人坐了一辆碰碰车,在异乡的公园你追我赶地大战了一番,把笑声、惊叫声留在了那个返老还童的清晨。
很多年后,当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回忆那个美妙的清晨之时,嘴角、眼角、脸颊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但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我所说的“被吓倒的店老板”,就有点小看我们这群“老顽童”了。
逛完了公园,我们饿得前心贴后背,就近坐在了早餐街口的一家小店。店很小,只放了四张桌子,离门口最近的一张桌子比其它的大,上面放着锅碗筷勺。这是一家卖油条、小米粥的夫妻店,男主人在门口炸油条,女主人负责舀碗打杂。
不知道是早餐店以前没有同时接待过七个操异乡口音的食客还是店家本来就热情好客,我们要的油条、小米粥没两分钟就摆在了桌子上,店里没有的包子,女主人到十来米之外的包子铺拿了过来。早餐店里免费的小咸菜是雪菜,可能是觉得我们都是一起的,便没有分开一小碟一小碟地盛,两张桌子上都直接上了半碗雪菜,还告诉我们咸菜免费,随便吃。
咸菜我吃过不少,雪菜当时虽不是第一次见,但那样美味的雪菜,是第一次吃。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我不清楚,我就记得一顿早餐的功夫,店家给我们添了一次菜,叫我们自己取了一次菜之后,有同事就喊店老板“你们这儿还有咸菜没有?盆儿里边没菜了!”
在门外正收摊的男主人听到喊声,过来一看,桌上的咸菜盆就剩下盆了,他惊问了一句“你们把咸菜全吃完了?”得到肯定的回答,他感叹道“你们北方人真能吃咸,那是半盆咸菜啊,平时三天也用不完。”
我们爱开玩笑的领导这时候就说了“你这咸菜不是免费的吗?不吃白不吃呀!”
店家的脸上闪过了一点不开心,但他还是平淡地解释了一句“不是不叫你们吃,现在吃着好吃,一会儿你们该渴了。”
他这么一说,我们突然有点小感动。结帐的时候,领导主动多给了十块钱。离开早餐街的时候,我们往车上多备了一件矿泉水。
·5·畅游“水底世界”
比起我们当地的交通,南京的道路很有特色,最大的特点就是车在路上走着走着,慢慢上去一个坡,到了坡顶往前一看,除了车轮下的道路,眼前全是宽阔的水域,道路向着水域缓缓延伸过去,车子慢慢下行,就进入了灯火通明的隧道,行在这样的隧道里,有一种坐着观光车欣赏龙宫的感觉,穹顶之上,道路两侧一个接一个的明灯,完全可以和影视剧里龙宫珍宝夜明珠相媲美,这是在北方干旱城市见不到的景色。
那天上午,我们七个人、一辆车,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穿过了一条水底隧道,见看见晴空没几分钟,上坡、下坡,钻进一条水底隧道,出到地面没半个小时,一条新的水底隧又出现在道路前方。从九点半到中午十一点半,我们的车就像落入迷宫的小耗子,一直在隧道里转过来,转过去,转过去又转过来,始终无法走出来。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当年是四次走了同一条遂道还是连续穿过了四条不同的遂道,在我的印象里,它们都一样。
写文的时候,我从网上查了好一会儿资料,想知道十多年前的南京有多少条水底隧道,结果被这样两条已经成为旧闻的新闻吸引了。一条新闻是“2022年4月7日上午9时58分,南京第八条过江通道——和燕路过江通道右线盾构,克服了施工过程水压高、隧道覆土“薄”、一次性掘进距离“长”、地质极其复杂等诸多难题,实现成功接收,隧道实现双线全线贯通,为年底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个消息讲“《南京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到2025年,南京市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达到18处21条。”十多年里科技在进步,交通事业在发展,没有再去过南京的我,从中看到了巨变。
如果有机会再去南京,我想我一定会再次畅游一番那里的“水底世界”。
·6·别样的午餐
曾经,有个同时喜欢旅游和美食的朋友在聊天时候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说的外出旅游,就是找个有美食的旅游城市,吃喝几天就回来。当地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别问我,不知道。”他的话,是他总结出来的经典,而我的南京之游总结出来的经典,叫做“转人不转桌”。
那一天从隧道转出来,我有点晕车,后来到了哪个景区,我实在想不起来。现在回忆起来,十有八九是一条美食街,毕竟我们的带队领导,也是一名爱旅游的美食人。
我们逛进去的饭店是个外观看起来很中国风的新饭店,与其他建筑连在一起的三层小楼,门两边红柱白墙,顶上黛瓦飞檐,串成串、排成行的红灯笼从三楼屋檐上垂挂下来,不停地向外散发着燃烧不尽的热情。这看起来干净、喜庆又上档次的地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吃饭的首选地。
见我们几个进去,服务员简单询问了几句,就把我们领到有几十张餐桌的二楼的大厅。那里干净的,比外观看起来还要干净,大厅里一个食客都没有。大家一看,这地方不保险,就想走。服务员赶紧解释,我们这是新饭店开门第二天,食材新鲜,有优惠,来都来了,你们吃吃看再走也不迟。听她说的也在理儿,我们领导说,就这吧,上都上来了,再走也不好看。于是,我们就坐在了大厅中间一排的一张大桌上,这样的大桌大厅里只有四张,两边两排,是四人坐的小餐桌。
服务员上水,摆餐具,并拿来了菜单。带队的领导说“不看菜单了,先说说你们这儿有啥特色菜。”“!@,#¥,%%……”服务员一口气说了五六个菜名,末了还带了一句“这几个特色菜开业前三天都是成本价,一桌可以点一个。”
领导看了看报价单,又看了看围坐在一起的我们,“##鸭8元。@@鱼10元,……我们七个人坐了一桌,准备点九个菜,能点三个特价不能?”
“不行!老板交待过,只能点一个。”
“小姑娘你看啊,我们七个人,坐成三桌的话,每桌点一个特价,加起来也是三个,你跟老板申请申请。”我们带队领导笑眯眯地看着服务员说。
“不行,我们这儿就是一桌只能点一个,你几个人坐一桌没关系,反正只能点一个。”小姑娘一点面子也没给他。
“那要是我们分开坐,分别点,点完了挪到一桌,不还是三个特价吗?要不我们不点三个了,点两个行不行?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不是?”有同事出来打圆场。
“不行就是不行,你们愿意多点特价菜,愿意分开坐我管不着,在哪个桌点就在哪个桌坐,点完了不能挪到一块儿。”服务员冲说话的同事翻了翻白眼。
我们都望着带队的领导,希望他搭个下台阶,他环视了一下大家,缓缓地、稳稳地说“你们确定想给我省钱,那就分开坐吧,大家尽量点不同的菜,想多尝几个口味的,该串串桌就串串桌,桌不动人动、桌不转人转。”
于是乎,饭店的大厅里,出现了三桌走马灯一样转来转去的客人。他们捏着馒头、拿着筷子,东桌上喝口水,西桌上吃口菜,中间桌上舀碗汤,两边桌上夹两筷。把本来冷清的大厅搞的一片红火热闹,小服务员远远地站在吧台边看着我们,脸上的表情尴尬又无奈。
那天吃完饭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没见到刚开始接待我们的服务员,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把我们送出大门,还很客气地说“服务不周,多多包涵,欢迎再来。”带队的领导也很客气地回答他“挺好,挺好,下次还来。”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饭店,大家肯定不会再来。
·后记·
按照时间顺序写到这儿,我们的36小时已经过了一半时间,刨去后来行车、睡觉的8个小时,我们在南京去了多个地点——在莫愁湖畔听了老人团的合唱练声,到总统府大门口照了几张相,到中山陵领略了圣地风光等等,反正我们领导说“不怎么花钱的景点,远近都没关系。”
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以前有个看起来特别精明的同事,关键时候掉了一回链子,当时的领导甩着手说他“小皮呀,小皮。”于是,我把我的文章标题定为“南京啊,南京”。与海港老师的《醉泊秦淮》相比虽有天壤之别,毕竟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希望我的下一次金陵之游,能触摸到更真实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