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公布,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科学校的17岁女孩姜萍获得第十二名。这一消息瞬间获得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要知道,和姜萍一起竞赛的大多数都是世界名校的学生,这次成绩排在她前面的,都是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学生。而姜萍,也成为世界首次打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同时也是唯一闯进全球30名的女性选手。
这个成绩一出,国内很多知名大学都向她伸出来橄榄枝。6月14日,江苏大学喊话:来江大和你的老师做校友。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发文:欢迎姜萍来浙大。
姜萍因此也被称为“数学天才”,同进决赛的985博士盛赞她“非常厉害,简直就是奇迹。”一个家境普通的孩子,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其实也不能完全用天赋和幸运来评价。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有着成功不可或缺的3个因素。
一、目标感
在姜萍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初中毕业填报志愿,她的分数达到了高中的录取分数,可她偏偏选择了读中专。这个选择,是她自己的意思。父母没有参与,甚至初中班主任觉得她不去读高中,有点可惜,还找了她去谈了一次话,可她仍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这次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她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她也没有被胜利和荣誉迷了眼。当问到在数学和服装设计两种爱好中选一项时,她回答说更偏向于服装设计。
一个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更有目标感。他们的人生不会偏航,能把有限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赛道,自然也就更容易出成绩。
而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比如上什么辅导班,参加什么兴趣小组,甚至孩子今天学校布了什么作业,都需要家长帮孩子记录。
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好了。以至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用思考的人,孩子没有选择权,也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不知道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或许家长会告诉他,读书是为了以后有个好工作,能过上好日子。可这到底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孩子没有目标感,也就形成不了自驱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盲目鸡娃,可能只会造成孩子的痛苦,疏离亲子间的关系,而取不到很好的效果。
正如心理专家贺岭峰教授所言,孩子每长大一点,父母就要变小一点。要把权力不断地让给孩子,直到最后完全交付给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
二、兴趣和努力都很重要
姜萍说自己在初中时就很喜欢数学,但那时家长和老师都会说,不要偏科。到了中专后,她对数学的兴趣就完全放开了。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她都用在了解题上。
在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姜萍对着镜头,有些腼腆地说:“兴趣和努力都很重要。如果只有兴趣,而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家长都知道,但是最后能做到尊重孩子兴趣的,却不多。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功利化,学东西要看“有没有用”,或可不可以加分。如果家长一味地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又怎么会主动地去学习呢?
苗苗是个小学4年级的女孩,有一次妈妈出差,请姥姥来帮忙照顾一段时间。姥姥很疼爱苗苗,她觉得女孩子学舞蹈,长大后更有气质,就自己掏钱,为苗苗报了一个舞蹈班。
苗苗上过两次课后,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舞蹈,跟姥姥说不想学了。姥姥却说“没有什么喜不喜欢,好好学就不吃亏。”不同意苗苗退学。
苗苗用不吃饭来抗议。姥姥说:“你不好好学,就要饿饿你。”苗苗就这样饿了一个晚上。结果第二天在舞蹈课上,苗苗因为低血糖晕倒。这下可把姥姥吓坏了,因此也不再敢逼她上舞蹈课了。
后来,苗苗喜欢上了画画,为了求爸爸给她报画画辅导班,苗苗又是给爸爸端水洗脚,又是向爸爸保证自己期末考试,一定会进班级前十名。
姥姥见苗苗这样积极,不由得感叹道,喜欢与不喜欢,区别真是很大呀。
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才能下苦功夫去学习,并且乐此不彼。
三、天才,不过是后天刻意训练的结果
在《异类》里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就是指人们眼里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天才出于勤奋。每个人的智商不会相差太远,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姜萍被称为“数学天才”,也不是说她天生有数学的天赋,其实也是她后天的努力得来的。
姜萍坦言: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她都在做题。一道难题,做出来了就会感到很快乐,做不出来,也会感到痛苦。
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姜萍的成功,还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伯乐王闰秋老师。王老师是姜萍的数学老师,他发现了姜萍在数学方面的突出表现,便潜心指导她学习高等数学。
王老师毕业于江苏大学,自己也参加过几次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这次和姜萍同台竞技,也取得了125名的好成绩。
除了名师指导,姜萍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方面。首先,父母给了她很大的自主权。她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对姜萍的最大支持,主要表现在开学交学费时。平时不会对姜萍的生活和学习指手画脚。
其次,姜萍没有选择去读高中,而是读中专,也给了她更多时间和空间,去释放她的数学天赋。如果读了高中,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势必不允许姜萍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数学上。
所以,造就一个天才,除了自身不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名师的指导,和一个相对适合的环境。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才更加容易成功。
姜萍在数学方面所创造的奇迹,不是一个特例。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希望,得到启发。愿越来越多的“姜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