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的第一部以反腐题材的“小说”,准确的说,是纪实文学。
八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了八位主人公。他们都曾身居高位,意气风发,最终却在一片哗然中先后落马,只余一地鸡毛。作为地方煊赫一时的高官,普通人眼里的成功人士,这些人为何利欲熏心,故意触犯法律的底线,犯下如此愧对党和人民的罪行?
《危情记》中的 赵市长给出了他的回答:“‘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除非从未拥有,一旦拥有,自觉减少与放弃,难上加难。’”这句话公正与否暂且不论。至少我们能从这句他引用的名言中窥见,权力真的是贪官污吏的春药。
越是身居高位,权力越大,约束与监管的约束力越有限,这意味着“肉食者”们犯错的机会更多、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小。试想,如果没有坚实而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支撑,也没有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人拿什么抵御权力带来的酒色财的诱惑呢?
即使权力真的是春药,也仍有人扛住了春药的魔力。书中《无法直立》的主人公特别提到了他从前的上司,语气中满是钦佩。那是一位一辈子兢兢业业,“被工作累坏”的老市长,一个焦裕禄式的人物,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然而老市长为工作献身这件事却引发了这个中年人的私念:不能像老市长那样为工作而死,我要为享乐而活。正是这缕私念最终让他走向了自我毁灭。
八个书中人提起自己的过往经历时侃侃而谈,大都表达了忏悔,可是面对作者丁捷的追问时,有的人仍然給出不合时宜的答案。与丁捷谈话的老干部说,回顾这类人的人生轨迹,这里面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他们的内心大都是混沌的。他们得意时内心混沌,即使后来跌入人生低谷,也没有清醒。
显然,关于权力是否是春药的问题现在我们已有了明晰的答案,即:权力是清醒者的良药,是混沌者的春药。而权力本身无罪。
至于这批 滥用“春药”的腐败者,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所以知法犯法;他们有着低俗的生活观,所以大多受不了物质的诱惑;他们的内心空虚,所以沦为权力的工具……尽管——他们能力超群。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警惕的吗?作为廉洁的对立面,腐败的根源竟是人内心的混沌!这混沌驱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由造福社会的理想变为狭隘的个人利益。这也警示我们年轻一代,如果一个人不能坚守内心的清明,反而把功利心当做平常心、坚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产生多么大的恶果。
只有见识过腐败与丑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廉洁的美好和和维持党的纯洁性之必要。这是我推荐阅读《追问》的最大理由。当你合上书页的那一刻,也许能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坚定地说:“不要走出那一步”。
补充:这是笔者去年写的一篇读书笔记,鉴于个人水平有限,如有错漏还请不吝赐教。